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5种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大比拼

企业培训师观点:5种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大比拼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现代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

  1.亲情化管理模式

  所谓亲情化管理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即对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办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家族血缘式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企业管理模式贯彻的原则,就是利用家族血缘关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内聚功能,也就是试图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因为家族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性的合力功能,就是天赋性的合力功能,这种功能被称之为内聚功能。

  所以,从历史上看,虽然一个企业在其创业的时期,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确实起到过良好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尤其是当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以后,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很快会出现问题。因为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中所使用的家族血缘关系中的内聚性功能,会由其内聚性功能而转化成为内耗功能,因而这种管理模式也就应该被其他的企业管理模式所替代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产生了不少亲情化管理模式的企业,这些企业开始还可以,但后来不少企业很快就完蛋了。这些企业之所以在发展了几年以后就很快消亡,甚至破产,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创业时期的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有所调整。最近从抽样调查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时期对企业的正面影响几乎是99%,但是当企业跃过创业期以后,它对企业的负面作用也几乎是99%。因此,如果企业的创办者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调整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最后就有99%的企业要完蛋。

  当然,对上述这个结论现在在中国还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在哪里呢?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虽然我们从理论上判断,亲情化这种企业管理模式肯定到了一定时期会对企业发生破坏作用,但是中国遇到一个现实情况,就是我们的法律体制以及我们的信用体制还很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体制和法律体制还不可能使每一个人敢于把自己的资产交给与自己没有亲情关系的人去经营,因而不得借助于这种亲情化企业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这种信用体制及法律体制的最大弊端,即信用性极差,最后导致了亲情化管理模式还必然会存在,它有其存在的基础。尤其是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现行条件下,有时其管理效果甚至还要比后边我们要谈的其他企业管理模式略好一点,因而就导致了我们对这种企业管理模式的评价还应该因企业而异,不能笼统而论。也就是说,虽然不能说这种企业管理模式到了企业创业完成之后还有什么优越性,它的存在只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信用体制及法律体制还非常不完善,使得人们不敢把自己的资产交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采取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美化这种模式,实际上亲情化管理模式这种现象是中国所特有的。

  2.友情化管理模式

  所谓友情化管理模式,就是指以朋友的友情化原则为原则来处理企业中的各种关系的企业管理模式,也有人把这种企业管理模式称之为友情化哥们式企业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大家都是哥们儿,在一起办一个企业,有福同享,有难同担,因为哥们儿之间就是那种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关系。这种管理模式同上述的亲情化管理模式一样,也是在企业初创阶段对企业的发展确实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在钱少的时候,也就是在哥们儿为朋友可以而且也愿意两肋插刀的时候,这种模式是很有内聚力量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哥们儿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如果不随着发展而尽快调整这种企业管理模式,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企业很快衰落甚至破产的境地。

  我国有一个民营企业叫“万通”,这个企业现在已经是我们国家民营企业中一个比较大的了,它就是由五个朋友创办的。一开始就是五个情投意合的人创办的一个友情化企业,当时大家都可以卧薪尝胆,创业者之间完全可以不计较金钱。但是,当万通拿到第一笔大的利润的时候,五个人就开始有所摩擦。当时万通的比较大的股东叫冯仑,他还想继续坚持这种管理模式而使企业发展,他组织企业的创办者读《水浒》,让大家记取散伙与分裂的教训,但结果最后没有解决问题,只好几个人以良好的准则解散了这个企业,放弃了这种友情化管理模式。后来万通由于创业者各自另起炉灶而孵化了好几个企业。

  因此,我们发现这种友情化的管理模式虽然在企业初创阶段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企业一旦成长起来以后,这种管理模式就会产生一种消极作用,因而就必须尽快调整,如果不调整,可能就会导致企业破产。可以这样说,友情化企业管理模式往往是短命的。
3.温情化管理模式

  所谓温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人情味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应该是更多地调动人的人性方面的内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很快地发展。其实,从人性论的观点来看,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强调人情味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则。人情味原则与企业管理原则是不同范畴的原则,因此,过度强调人情味,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企业最后往往都会失控,甚至还会破产。有人老是喜欢在企业管理中讲什么温情和讲什么良心,认为一个人作为企业经理人如果为被经理人想得很周到,那么被经理人就必然会有很好的回报,即努力工作,这样企业就会更好地发展。可见,温情化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想用情义中的良心原则来处理企业中的管理关系。

  这种温情化管理模式最终的下场也跟前两种差不多,因为在经济利益关系中,所谓的良心是很难谈得清楚的。良心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实际上就是一种伦理化的并以人情味为形式的经济利益的规范化回报方式。因此,如果笼统地讲什么良心,讲什么人性,不触及利益关系,不谈利益的互利,实际上是很难让被经理人好好干的,最终企业都是搞不好的。可见,这种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属于民营企业家的大锅饭的管理模式,让大家都不要计较利益,纯粹保持一种人情化的关系。实际上,在人首先是作为利益主体而存在的条件下,这种模式是不可能管理好企业的。当然,这种企业管理模式现在还存在。

  所以,有时讲职业经理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当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管理并不只是讲温情,而首先是利益关系的界定。有些人天生就是温情式的,对利益关系的界定往往是心慈手软,然而在企业管理中利益关系的界定是“冷酷无情”的,对利益关系的界定,到一定时候“手不辣”、“心不狠”是不行的。因而只有那种在各种利益关系面前“毫不手软”的人,尤其对利益关系的界定能“拉下脸”的人,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例如,如果有人下岗的时候哭哭啼啼,一个人作为经理人心软了,无原则地可怜下岗者而让他上岗了,那这个人就完全有可能成不了职业经理人。

  4.随机化管理模式

  所谓随机化管理模式,就是随意性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根本没有什么规则可遵循,往往是经理人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随机化管理模式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他说了算,他随时可以任意改变任何规章制度,他的话就是原则和规则,因而这种管理属于随机性的管理。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民营企业家中的行政干预,即企业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可见,这种管理模式要么是表现为民营企业中的独裁管理,要么是表现为民营企业家体制中企业对企业的过度性行政干预。这两种管理形式都是属于随机化的管理模式。

  现在好多民营企业的垮台,就是因为这种随机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创业者的话说错了,别人也无法发言矫正,甚至创业者的决策做错了,别人也无法更改,最后只能是企业完蛋。当然,现在有人醒悟过来了,我们看到现在慢慢爬起来的珠海巨人集团,就是如此。“巨人”的垮台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史玉柱这位老总当时非常非常地固执,1993年请我们去他企业的时候,当时他准备投资房地产,要建巨人大厦,我们一再提醒他不要搞巨人大厦,因为你不懂房地产,你也不知道大楼的设计方案怎么一调整就能省多少钱,结果他非要搞。开始说盖25层,后来来了一个领导说25层太低了,改成64层,但又有一个领导说64不好听,因为64使人想到了“六四”,结果最后要盖到88层。由于盖巨人大厦的地基有问题,盖88层地基打浅了根本不行,要盖就得挖得非常深,成本就太高,不好办。但建筑公司并没有告诉他,为什么呢?因为地基挖得越深越赚钱,结果后来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几个亿已经花出去了。你想想,这么高的大楼从25层拔到64层,又拔到88层,竟然没有一点规范性的咨询,结果把正在成长的企业拖垮了。

  可见,这种随机性管理模式看来确实一点好处都没有,这种模式跟前边的三种模式还有点不一样,即:它根本不应该在企业中存在。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当然,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契约性就是当事者双方都认可的意思,因而当确定了企业管理的规则,经理人和被经理人就都应该对规则有一种契约性的认可,即都认可这种管理规则。同时,这种被认可的规则也体现了责权利的对称性。按照这种大家所公认的契约性的规则,并且体现了责权利统一的规则来管理企业的模式,就是制度化管理模式。即以制度作为规则,而且制度所体现的规则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规则,同时也是体现责权利相对称的企业管理规则。

  因此,我觉得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上述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制度化管理就像上述所讲的那样,是比较“残酷”的,在这种条件下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是有好处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适当地“软化”一下也不好办,终究被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完全讲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适当地吸收一点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优点,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我认为,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恐怕是中国这十几年来在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共识性的结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