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国企业:中国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发展历程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国企业:中国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发展历程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实力的中国大型企业。在中国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总体指导下,许多中国大型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旅游业,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沿革

  很多国内中国大型企业在其成长和衍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为数不小的经营性旅游资产。这些经营性旅游资产成为中国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主营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中,尤其是在1978年以前,中国企业的市场销售和物资采购需要配备专人,并在生产资料供应地和市场销售地建立办事处,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这些办事处又逐步演变成为企业交往和接待的窗口。在不断的完善与追加投资中,这些分散于各地的办事处,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大型企业在各地的投资项目,形成了具有旅游接待功能的宾馆、饭店等。以大庆石油管理局为例,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及地区的十二家宾馆大都是这样形成的。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办事处的原有职能逐渐弱化,这部分资产日益转变为市场中的旅游经营实体。
  2、中国企业社会化职能的需要(福利性投资)

  在我国,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承担着很多社会职能。与“企业办社会”相适应,为解决企业职工培训、休养的需要,很多中国大型企业在休养胜地和风景名胜地建立了职工培训中心或职工休养院,以解决职工培训和企业在职职工及离、退休职工休养的问题。与职工休养相联系的中国企业又衍生出与旅游直接相关的旅行社、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那些为职工福利修建的疗养院和改革开放后修建的培训中心与度假地,凭借其所属机构的特殊地位,选址多在环境好旅游条件优越的地区。在旅游业大发展时期,尤其是旅游设施供给缺乏的时候,这些设施更具备了突出的优势,自然地形成了旅游服务的供给。以中石化为例,作为全国大型能源企业,很多岗位的职工需要定期进行休养和体检,因此该企业的休养院、培训中心基本以本系统的接待、培训、休养为主要经营业务。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中国企业基本上没有经营任务和经营目标。随着企业社会职能的逐步剥离,这些与旅游功能相近,经营内容相同的各类经营性旅游资产已逐步由系统内经营向社会经营转变,并日益走向市场。

  3、多元化经营投资

  在中国企业集团的经营中,很多企业出于多元化经营的需要选择了向旅游业投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粮集团在经营中对饭店业的投资,云南红塔集团的烟草企业向包括旅游与饭店在内的非传统产业介入等。一般来说,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中国企业集团在进入其他领域时,会引起该领域原有企业的敌视,因此往往通过控股或参股方式从外部购入。另外,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中,很多中国大型企业在其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中,以赢得长远的经济利益。如北京国际电力投资公司在内蒙古投资兴建岱海电厂的同时,决定与当地企业共同开发岱海休闲旅游区,充分发挥中国大型企业资金、技术的优势,整合当地旅游资源,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类投资主要集中于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开发、旅游运输等相关行业。

  4、标志性、炫耀性投资

  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家在政治和经济中心城市、风景名胜区、疗养度假区等建造高等级饭店,其目的不在于盈利,而是用于标识投资主体的经济实力或满足利益相关群体以低成本获得高层次旅居服务的需要。中央企业直属的大型民营企业家(如油田、电站、银行)以及股份制中国企业集团等其他类型的机构,会出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考虑在行政和经济中心设立自己的窗口饭店。

  5、制度转型中的商业性投资

  随着宏观层面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垄断行业面临着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目标分离、主业与非主业经营分离和一系列市场化取向的变革。在转型过程中,一些有实力的系统,如铁路、电力、民航、电信等垄断行业出于实现企业社会职能和满足领导人的规模偏好,以及增加内部职工的非货币收益等方面的考虑,持续地以集体资产或者以下级经营机构合资的名义,对旅游相关产业进行商业性投资,发展包括从豪华型饭店到经济型饭店在内的第三产业。

  6、被迫进入

  有些中国大型企业拥有为数不小的经营性旅游资产,但从其进入旅游业的过程来看,这部分资产的形成既非主动投资也非演变形成,而是企业在被动的情况下被迫形成的。在中国饭店业早期的发展中,多以资产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这部分资产由于各种原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被银行收回。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银行成为业主,被迫进入旅游饭店业的经营。

  7、中国大型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旅游吸引物

  随着工业旅游的发展,现代工业企业生态花园式的厂区、现代化的生产车间、系列化的新型产品、艺术化的厂房建筑、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遗迹、特色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独特的生产工艺等,这些与中国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企业经营元素逐渐成为工业旅游的特定吸引物。这部分经营性旅游资源不是中国企业对旅游业投资形成的,而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相伴随而产生的。

  大企业中这些经营性旅游资产的形成都或多或少地包括非经济目标,并不完全是以市场竞争和效率为导向的,这些计划经济和转轨时期形成的经营性旅游资产在初始阶段可以通过内在目标的有效调整实现其良性运转,其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也有能力支付其运转成本,但是随着外部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内部诸多条件的变化,将推动其市场化进程,实现转型与变革。
  二、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基本途径

  从理论上讲,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一个选择。中国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向旅游业直接投资,以及两者相结合三种形式实现的。

  1、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进入旅游业

  出于对企业经营中资产收益与资产经营回报的要求,旅游企业专业化经营与管理的要求,市场竞争对旅游企业规模化经营管理的要求,企业对剥离社会职能和服务性资产的要求,各中国大型企业纷纷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以期在旅游业中占有一席。主要方式有:

  (1)对中国大型企业内部各企业所属的经营性旅游资产,通过资产调拨的方式,将原集团内各企业所拥有产权的资产以行政手段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脱离原有的产权体系,形成新的中国企业集团。如大庆石油发展集团即是将企业内部原各企业所有的分散于各地的宾馆、饭店、办事处等通过行政手段划给大庆发展集团进行经营。这样的资产整合方式适用于具有较强的资产统一性,集团对下级企业具有较强的直线管理能力的企业。

  (2)通过对中国大型企业内部各企业所属旅游经营资产的统一管理,实现对中国企业内部同类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这种形式不改变旅游企业的原产权所有形式,只是在经营权上进行统一和规范。通过形成集团内部的统一品牌,制定统一的经营管理标准,组建旅游经营的领导机构(如建立中国大型企业内部的旅游中国企业集团或管理部门),将各企业中的旅游企业纳入集团的统一管理,由旅游集团对各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经营管理。这种形式的管理力度和作用往往不够理想。

  (3)对各企业内部所属的旅游经营企业进行剥离,实现旅游企业的独立经营。面对市场的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经营结构和战略调整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实行了企业主副业分离。剥离往往采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一是母公司从一项经营中抽离股本,使之成为财务和管理独立的公司,母公司可以在其中部分保留或不保留所有权;二是母公司将该单元彻底卖掉,这种情况下需要寻求一个购买者。中国大型企业中的宾馆、饭店、培训中心等企业一般是从属于企业主营业务的第三产业,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一方面实现了中国大型企业从旅游经营中的退出,另一方面形成了中国大型企业中独立经营的旅游企业。

  2、对旅游业的直接投资

  旅游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旅游业或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为获得收益而向某一旅游项目投放一定数量的资金。赵晓燕:《旅游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第337页。中国大型企业对旅游业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对新建、收购、兼并、参股、在金融市场对旅游企业投资等形式来实现。具体包括:

  (1)投资新建旅游经营项目。按照企业经营战略,大企业投资新建旅游经营项目,主要集中于以旅游宾馆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馆业、交通客运业、游览娱乐行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以及旅游景区开发等领域。

  (2)收购、兼并旅游企业。中国大型企业从现有的旅游经营企业中选取具有吸引力的公司,通过并购、兼并实现对旅游业的投资。对大企业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获得旅游企业的经营资质、市场、专业人员,减少了企业投资新建的时间投入。

  (3)通过资产重组或股市投资进入旅游业。在大企业选择了进入旅游业的战略方向后,以参股的方式直接投资某个已经运营良好的旅游企业,使中国企业直接进入一个较高的经营平台。出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考虑,有时也采取资产重组的方式。

  3、资产整合与直接投资相结合

  由于企业内部的旅游经营资产的状况各不相同,适应市场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单纯地通过内部资产的整合,或者完全的产业投资是很难实现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的目的。在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的实践中,更多的企业是采用内部资产整合与产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进入旅游业的经营。在内部资产的整合与产业投资的过程中,大企业通常是组合使用上述的方式,来实现其对旅游产业的进入。

  三、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主要模式

  1、大中型企业中的旅游企业(集团)

  在中国大型企业内部组建旅游中国企业集团是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一种比较深入、完全的进入形式,由于其在经营管理上形成了独立的运作体系,适应市场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都相对较强。当中国大型企业将旅游业作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时,大多会采用这样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是铁路的华运铁路旅游集团、上海铁路旅游集团等。

  2、确立旅游核心企业,带动中国大型企业内部旅游企业经营

  面对企业内部的旅游经营资源,一部分中国大型企业采取了组建或优化一个旅游企业作为中国大型企业内部旅游业经营的核心企业,并以此为龙头实现对行业内旅游企业的经营指导和管理,以带动其他旅游企业的规范经营与持续发展。中石化投资组建的中国石化国际旅行社,成立之初就有着这样的使命。

  3、以旅游协会、联盟等形式组建中国大型企业旅游经营的网络平台

  对于集团中内部企业构成相对松散、集团内部旅游企业经营分散的一部分中国大型企业,采取建立本行业旅游协会或旅游企业经营联盟等企业内部行业组织的形式,对下级旅游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指导和对外宣传促销,以增加集团旅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企业内部各旅游企业的发展搭建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云南烟草酒店协会就是红塔集团酒店业经营的一个相对松散的协会组织。

  4、以资产委托经营等方式实现企业内旅游资产的专业化经营

  委托管理是我国饭店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这种方式是通过合同形式联系业主与饭店管理公司,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委托管理模式在高星级的饭店中俯首皆是,尤其以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公司的成功先例最为突出。

  5、中国大型企业中的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生活场景、工业企业文化等工业相关因素为吸引物的体验活动。它是工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以工业企业、工业活动为资源,吸引旅游者参观、参与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付磊:《工业旅游——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见《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通过工业旅游,可以满足游客的参与意识,增加游客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企业通过接待游客,可以培养众多的潜在顾客,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游客与参观企业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丰富了工业旅游的内涵。同时,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工业旅游具有开发利用简便易行、投入产出率高的特点,符合现代营销理念,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这些都使工业旅游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首钢工业旅游,景德镇瓷都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的酒文化游等众多工业旅游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问题与困惑

  1、经营和管理内化阻碍了中国大型企业中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旅游往往是中国大型企业中较小的一个经营部分,在经营和管理体系上中国大型企业通常按照资产的所属关系将其纳入总体管理考核体系之中。中国大型企业中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内化主要表现在:

  (1)经营管理人员内化。中国大型企业中的旅游企业经营和管理人员的内部使用,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经营决策层的专业性和决策水平,而中国大型企业内部的干部轮换制度,则使得旅游企业中非专业高层管理人员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比例。

  (2)经营管理目标的内化。中国大型企业中的许多经营性旅游资产,其经营管理定位就是解决企业内部的培训、接待或人员分流等,中国大型企业在制定经营管理目标时,就是以服务企业内部为出发点的。从实践中可以看到,这部分资产在经营中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在企业对这部分资产进行整合或剥离后,这部分资产与旅游业市场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差距。

  (3)管理体系内化。中国大型企业中党政工团的条条管理、资产的块块管理与行政事务的统一管理,都对旅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着影响,其中有一部分是负面的影响。管理权的分散,使得旅游企业有很大一部分精力要用在与这些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尤其严重的是通过企业内部寻租可以直接得到优惠政策与个人的直接收益,这就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者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中国大型企业内部的政策争取和关系走动上。

  2、产权等问题的困惑延缓了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步伐

  (1)资产的分散性及产权的多样化。以中石化为例,集团下级宾馆、饭店、培训中心、疗养院超过200家,总资产超过100亿元,但由于这些资产的产权分属于中石化各地的各级企业,其产权构成形式多种多样,事实上很难进行统一管理。中国大型中国企业集团内部不同企业的地域差别、所有制性质的差别、企业文化的差别、经营管理体系的差别、资产优良程度的差别,使得各企业所属的旅游经营资产在集团化经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2)资产流动的产权难题。首先,对于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处置时,如果按照资产的现有账面净值进行交易是没有人会买的,如果不进行处置就形成企业的大包袱,如果低价处理又会担负资产流失的责任,对于国有中国大型企业来说这个责任尤其重大。其次,由于资产分属于中国大型企业中的各企业,在资产的出售、合并等整合中,跨法人企业的调整实际上较难做到,这里面有政策的阻碍也有观念的羁绊,同时与资产处置相联系的中国企业职工人员安置等相关问题也使人不敢轻举妄动。

  (3)投资领域相对单一,影响了中国大型企业在旅游业中的经营获利。在中国大型企业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各类经营性旅游资产相对单一,以宾馆、饭店类较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饭店行业整体经营难度加大,中国大型企业以这部分资产为基础进行旅游业的经营其难度可想而知。

  3、旅游企业在中国大型企业中的地位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

  旅游企业在中国大型企业中处于从属地位,其资产量和经营规模往往只占中国大型企业中很小的一部分。相对于中国大型企业中的主要经营项目来说,中国大型企业内部的旅游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政策和环境是不确定的,中国大型企业每一次的经营战略调整都可能将旅游业作为调整的内容。这种政策的相对不确定性使得旅游企业在制定经营发展规划,实施经营战略中都有很强的短期性,同时由于中国大型企业的经营决策体系和用人制度,使得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预期和行为短期化严重。如果中国大型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旅游企业可能是首先被缩减的对象。中国大型企业对旅游企业的资产投入直接受企业经营政策的制约,并且是不稳定的。这使得旅游企业在经营中由于企业经营政策的时间差,失去良好的市场机会或造成市场竞争的劣势。同时,由于中国大型企业对旅游企业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不确定,旅游企业在发展规划中对远期的预期不确定性比较大。

  4、品牌建设的缺乏影响了中国大型企业中旅游产业规模优势的发挥

  首先,中国大型企业的金字招牌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中国大型企业的品牌是信誉与实力的象征,是无价的资产,但这方面的品牌优势大多没有被旅游企业充分利用。其次,中国大型企业中对旅游企业的品牌建设重视不够。中国大型企业内部已有的旅游企业,由于是陆续形成的,产权又分属于不同的企业,所以大多数企业的品牌是不一致的。除了凯莱以外,我们对其他企业的旅游业经营大多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这说明中国大型企业中可能拥有不小的旅游经营资产,但这部分资产的市场认知不够,能够体现企业服务水准和经营特色的品牌建设还有很大欠缺。再次,中国大型企业中原有经营品牌保护意识淡薄。有些中国大型企业在对旅游企业进行整合时,对于这部分经过多年市场积累形成的品牌的保护意识非常淡薄,一味强调新企业的一致性,而使原已在市场中形成品牌的旅游企业被迫放弃原有品牌。单纯考虑企业资产重组的整齐划一,将原本经营较好的旅游企业拆散重组,一方面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丢失了已有的品牌和市场信誉,更重要的是使中国企业失去了核心的竞争力。

  五、中国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的趋势

  虽然我国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实践已有许多年,但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只是近二十年的事,中国的大企业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飞速发展起来的,对于旅游业和这些大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根据中国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的现实条件和经营轨迹,我们可以对其发展趋势做如下预测。

  1、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和大企业实力,将会造就具有强大实力的竞争主体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旅游业出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入境游大幅攀升,出境旅游市场逐步开放。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以支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中国大型企业具有资金、品牌、网络优势,进入旅游业,开辟了大企业新的经营领域,同时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面对旅游业发展中的机遇,在不断健全的旅游市场体系中,如果可以结合大企业的实力与优势,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大大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世界著名旅游企业,如美国运通、德国的TUI集团都是从其他产业集团逐渐发展成为大型国际旅游企业的。

  2、大企业中旅游板块的调整需经历一个相对长的时期

  对于拥有经营性旅游资产的大企业来说,虽然这部分资产只占其总资产很小的比例,但由于绝对值大,所以也将引起重视。由于前面所提到的产权等问题,中国大型企业在对其所属经营性旅游资产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各个大企业中的旅游资产都处于从属地位,经营的进程会受到企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同时由于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背景与条件,如何构筑中国大型企业中的旅游板块,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因此大企业中旅游板块的调整需经历3~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

  3、专业化管理是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大型企业在进入旅游业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中国企业内部的问题,更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从而使企业在旅游业的经营中取得好成绩。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企业专业化经营程度不断强化的环境中,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是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经营的必由之路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是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经营的必由之路。组建大企业内部独立运作的旅游企业、将经营性旅游资产交由专业化的旅游经营管理企业经营、与富有实际经验的旅游企业合资合作经营都将是中国大型企业中旅游资产经营的有效方式。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