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抢滩中国云计算市场

培训讲师谈管理:抢滩中国云计算市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云计算、电子商务和软件即服务 ( SaaS ) 是当今TMT领域的热点话题,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科技巨头的持续关注。在这些领域,也许没有哪个市场比中国更加复杂、更具有活力:本土巨头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具有比肩国际巨头eBay、Google和Facebook的实力和影响力,微信也超过WhatsApp成为领先的社交平台。许多企业和消费者从西方厂商转向中国厂商,也加速了以华为、浪潮和中兴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的崛起。

尽管中国的企业级IT市场和云计算的发展仍然落后于美国,但差距已经不断缩小,新兴科技领域的后发优势在过去20年的时间中也相当明显(见图1 )。虽然当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2013年,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在内的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只有15亿美金,只占中国企业级IT市场规模的3%,但是我们预计,云计算市场的增速将大大超越整体企业级IT市场的增速。到2020年,我们估计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以每年40%~45%的速度增长,并占到企业级IT市场份额的20%(见边栏《中国企业级IT市场》)。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增长取决于能否克服以下几个挑战并加快有利因素的释放。

洞见1-小

洞见3-小

 

首先的挑战是网络带宽。和美国平均11.1Mbps的上网速度相比,中国2014年四季度的平均上网速度只有3.4Mbps,宽带普及率也落后于美国。在中国,固网宽带和移动宽带渗透率分别只有14% 和21%。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29% 和98%。在部分中国内陆地区,企业访问远程应用程序和数据的速度很难和发达市场相提并论。

除了基础设施之外,文化和商业惯例也挑战云计算的应用广度和速度。信息安全和漏洞意识的提高使中国企业更加倾向于密切监控自己的数据。另外,中国企业更喜欢购买软件、硬件而不是使用服务。因此,说服企业将数据放在公有云上或使用外包IT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是外企,那还将面临其他特殊的挑战。中国政府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鼓励企业采用基于本土开发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技术。这一政策在实践中往往被解读为使用中国本土供应商的解决方案。一些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也逐步开始摆脱对IBM,Oracle,EMC 和其他西方科技公司IT系统的依赖。这一趋势也被称为“去IOE”。联想、华为和浪潮这些中国企业在电子通信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里变得更加成功、更具有竞争力。监管部门要求企业寻找国内合作伙伴,这无疑又给提供公有云服务的跨国公司带来了更多挑战。

同时,一些有利因素促进了云计算的应用。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并计划2015年至2017年在固定通信和无线通信领域投资约1800 亿美元。政府还将云计算作为战略重点并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 ( MIIT ) 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DRC )随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等5个城市启动了云计算应用的试点工作。国家“十三五”计划对和云计算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引,发改委的投资计划也将持续到2020年。此外,相比于发达市场,中国市场还有许多快速发展的企业较少受到传统IT系统的掣肘,这意味着它们更容易甩掉包袱并采用新的云计算技术。

贝恩研究发现,很多中国企业明确表明正在考虑采用云计算解决方案,这对于大多数云计算的硬件、软件供应商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塑造市场的机会。

中国的私有云和公有云市场

在中国,大部分云计算用户会在私有云或者公有云中做出一个选择,也有一定比例的客户采用混合云服务。私有云客户的花销大约占IT总预算的13%;而公有云用户的花销相比较少,一般低于10%。

我们预测私有云仍然是有负担能力企业客户的首选平台。正如前面提到的,出于对数据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实物投资的热情高于服务支出,金融机构、电信公司、大型互联网公司和资金充足的政府机构等IT大客户都更偏向于建立自己的私有云,而不是全部将所有的IT应用搬上公有云服务(见图2)。小型互联网公司有时在初期会使用公有云服务,随着企业成长之后也会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大多数私有云用户更喜欢大品牌的解决方案,而跨国公司在这一方面和基础设施软件方面都有优势。本土供应商华为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关系良好,并成为第一批将这些解决方案本土化的企业之一。

洞见2-小

公有云在某些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土企业阿里云暂时领跑,全球竞争对手如亚马逊AWS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华为也刚宣布进入该领域。公有云的客户主要来自中小企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一些大型传统行业的企业也在面向客户的应用中使用公有云,比如网页、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资金紧张和对数据安全要求不严格的本地政府机构,例如气象部门和教育部门,在政府的推动下也倾向于使用公有云服务。

对跨国供应商和本土供应商的影响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是独特的,但基本要素是一样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需要有合适的产品和定价策略,利用正确的渠道,以及与本土企业展开合作。企业战略的第一步是评估竞争地位和机会,深入了解市场竞争并找到最适合的方向,其中包括评估公司在产品、运营模式和合作关系等方面是否足够本土化。

跨国公司该怎么做呢?首先,已经进入中国企业级IT市场的国外供应商应该鼓励客户迁移到私有云,因为许多考虑私有云服务的客户更喜欢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且对跨国公司持开放态度,特别是在本土企业不占优势的领域。其次,跨国供应商还应该专注于对“国产化”( 去IOE )最不敏感的行业,这些行业往往也对可靠性、质量和性能相当重视。再次,在发展公有云并鼓励客户迁移核心业务之前,跨国供应商应仔细权衡利弊,审视自己是否有能力通过较低的成本提供公有云方案。最后,跨国设备供应商和云服务提供商应该考虑云计算最终是否会全球化的问题。一些中国企业最近的举动表明它们在进入新市场时可能考虑到了全球化这一趋势,比如阿里云在硅谷设立的第一个美国数据中心和最近宣布的Equinix收购案。

本土公司如何应对?本土云计算供应商应该明确哪些行业对去IOE最敏感,并加大在这些行业的投资。虽然跨国公司目前在高端云计算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本土企业应该快速行动起来并加大私有云解决方案和混合云解决方案的投入,以提高与外企竞争的能力,并对部分客户的复杂需求提供更有性价比的一揽子方案。实际上,在发展公有云业务方面,本土企业往往也比外企更有竞争力,可以选择作为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设备供应商(利用成本和价格优势获取份额),或在一些情况下自己成为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对于软件公司则面临不同的问题。向本土硬件供应商转移的趋势会迫使跨国软件供应商重新考虑需要支持的平台。应用软件制造商将需要建立销售和交付SaaS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这需要与本土企业进行合作,并且增加更多的操作复杂性。

尽管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和挑战,全球云计算供应商不能忽视已初具规模并仍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竞争力日益强大的本土企业正在寻找它们的致胜市场,但跨国公司也仍有机会引领市场趋势。随着中国的企业用户越来越认识到云计算带来的好处及如何用好云计算,现在正是抓住细分市场和加大投资的大好时机。(李剑 | 编辑

陆原是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中国高科技业务主席,常驻上海。凯文·米瀚是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高科技业务主席,常驻新加坡。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