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经济危机下企业并购回可能回带来严重后果

经济危机下企业并购回可能回带来严重后果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08年,美国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进入严冬。世界并购史表明,大型并购浪潮往往先于经济复苏而兴起,而各国货币政策正无限接近零利率,资产和资源价格也为并购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据汤姆森路透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并购规模在连续5年创出新高后,2008年全年已宣布的并购个案涉及金额为2.9万亿美元,较2007年减少了29.6%,近三成。而亚太区则在中国活跃的并购活动拉动下,成为全球并购金额降幅最低的区域。2008年中国并购活动仍保持强势,并购额飙升至1,59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2007年跃升了44%;是亚太区唯一录得增长的国家,同时也是亚洲(日本除外)地区内有最多目标并购的国家,占区内市场份额的26.9%。

然而,就在严寒笼罩的中国A股市场,产业整合主导的上市公司并购却演绎着春天的故事。中国资本市场或许正迎来并购重组的黄金时代。

牛市上市融资,熊市并购重组。金融危机引起的财富大缩水终于在人们的消费中集中体现了,从现在欧美实体经济表现出的费用紧缩和部分企业倒闭现象可以预见,慢一拍的中国企业的生存危机可能会在上半年开始出现,在此前后会出现并购重组的浪潮。

国有企业将是资本市场上并购潮的主角

据统计,当前中央直属企业的总资产额和净资产额分别为12.3万亿元和5.4万亿元,但央企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额和净资产额分别只有3.2万亿元和0.94万亿元,前后两者巨大的数值差额表明,非上市的央企控股公司中依然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可以成为潜在的资产注入来源。

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24日,有重组意向的上市公司564家,占两市总数(A股)的35.9%,其中央企93家。在这种背景之下,2009年并购重组题材展开行情之时,无疑将爆发出难以想象的交易机会。

在国资委明确表示整合央企做大做强后,一些央企龙头老大哥们已经率先开始了并购步伐,为市场奏响了嘹亮的冲锋号角。而在市场股指接近历史新低,产业资本已在认同之后杀入,为并购重组添上一把热量极高的柴禾。ST股的重组虽是一个长期话题,但稀缺的壳资源有望在今年成为香饽饽。在所有目光集聚央企老大哥之时,具备地方国资背景的小老弟们也在热火朝天地推动并购重组。

在国资整合的大背景下,不仅央企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大量的地方国企也存在借助资本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产业整合的需求。截至去年11月底,沪、豫、浙、粤等12省市的国资部门下发了通过资本市场整合地方国资的文件,并制订了至“十一五”末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时间表。

1月7日,联通网通集团宣布正式合并,这标志着酝酿4年之久的电信业重组圆满收官;同一日,中国三峡重组水利集团方案也正式得到了国资委的批准,这意味着我国央企电力板块首例重组步入实施。除此之外,钢铁、军工等行业也已跃跃欲试。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重申,今后国资委将继续沿产业链和价值链方向,将企业自愿重组与出资人主导重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和资源整合,到2010年中央企业减少到80家至100家,努力培育30家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并提出,要加快控股上市公司资源整合,把优良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主业板块或集团整体上市;积极探索国资委直接持有整体上市中央企业股权。而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资委所监管的央企还有141家,如此推算,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央企至少再减少41家才能如期完成任务。另外,在全球经济衰退促使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非常时期,央企重组、地方国资重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央企之所以成为当今的“宠儿”,除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外,恐怕更多的还是独享的政策资源、绝对份额的金融支持,以及最终由财政兜底的“不坏之身”。12月24日,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10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全面银企合作协议。交通银行决定将东航的贷款余额19亿元人民币增加授信额度至100亿元人民币。据介绍,双方此次授信合作协议主要包括本外币中短期流动贷款、飞机融资项目贷款、买方付息商票贴现、日常结售汇、国际结算及电子银行等业务。而根据的资料,东航754.71亿元的总资产包括106.47亿元的流动资产、140.37亿元的长期投资、596.02亿元的固定资产、其他23.10亿元以及15.09亿元的无形资产。如果剔除15.09亿元的无形资产项,东航的净资产将是-3.7亿元,已经资不抵债。有人估算东航现在每小时都在以上千万的速度亏损。根据东航第三季度的财报,分析师认为“在全年民航市场最旺的第三季度,东航都亏了22.92亿,估计在民航淡季、经济前景不明的第四季度,东航仅剩的11.39亿元的净资产已经难以支撑了,东航真正的资不抵债也许就在今年年底。”一个行将资不抵债的企业,居然还能获得银行巨额授信,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其他企业身上,简直是匪夷所思,国有企业的信贷特权和商业银行“垒大户”情结由此可见一斑。

12月9日,银监会网站发布了,中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此次也是12年来,首次将并购贷款正式出台。根据去年国内并购市场规模,业内人士预测,商业银行将迎来不低于3万亿元规模的市场。这3万亿的并购方都是谁呢?市场人士认为,并购贷款短期内不会全面放开,但一些央企以及国家支持发展的基建和民生行业将可能获得先行的权利,尤其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这些领域目前有40多家中央企业。现在市场普遍猜测,电力钢铁可能是并购贷款的行业试点。换句话说,电力、钢铁乃至其他国有垄断行业,今后将可能出现央企一枝独大的局面。不但民企死光光,就是地方国企也将全部被收编成国军。

民营资本在并购潮中难有作为

国际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出口。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我国最大贸易顺差来源。2007年中美两国贸易成交额超过3,000亿美元。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这对于经济外向度愈来愈高的民营企业来讲,影响不可避免。

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必然引发企业倒闭歇业或撤离,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和企业职工生活水平下降。去年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地区出现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和外资企业撤离现象。去年,广东省倒闭的中小型企业达1万多家。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市,已有1,600多家企业倒闭,6,700多家台商企业中已有500多家撤离或倒闭。

目前多个西方国家已经曝出富豪自杀的消息。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果说金融危机在西方国家对富豪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那么在中国,这种压力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也几乎是不能承受之重。众多中国企业家已经习惯于企业每年的高增长,习惯于大量的出口订单,习惯于等待国家各种维护市场的措施。然而这些在2008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变化,由于企业和企业家之间已经融为一体,并成为唯一寄托,企业一旦出现经营低谷,企业家的压力就会增加。企业家不能正视和适应这一变化者,有一些就遭遇困难,甚至走向绝路。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亚津自杀;温州泵阀厂老板朱吉光自杀;中谷糖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庞贵雄自杀……压力之下,一些中国民营企业家选择了放弃。

我国的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仅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就集中了民营企业的75%。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其初创期,还是发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创利能力弱,要进一步发展,仍受到资金严重不足的制约。民营企业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约只占9%左右,这里还不包括那些以较高昂的代价购买别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线上市的;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零。

在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现公平国民待遇方面,民营企业经营者还抱有更大的期望,这意味着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比较大改善,但与期望还存在一定距离,尤其在外部信用环境、经营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国民待遇方面需加强改善的力度。

在我国,由于各地方发展程度不同,我国各地政府部门在落实相关政策上水平是不一样的,南方和东部落实得比较好,北方比南方差,西部比东部差。这种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差异,很明显地影响到了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的一些政策对民营企业还有歧视,“外企享受超国民待遇,国企享受国民待遇,民企只能得到非国民待遇”。这对民营企业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民营经济乃至我国经济的发展。

从体制上看。当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监管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之处在于实行了“双轨制”,但由于“双轨制”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市场一直由国家垄断,民营企业很难进入,这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2009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重点,已经毫无悬念地落到基建和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上了,中小企业贷款再遇“挤出效应”。

与并购贷款刚刚被放行时各大银行及交易所的悸动相比,弥漫在市场上灼热的气氛正在逐渐被冷静而谨慎的思考所代替。两个月以来,并购贷款并没有如市场想象的那样被各大企业哄抢。据披露,国内某从事并购贷款业务的机构负责人透露,目前申请的企业不少,但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热度不高,而各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并购非常谨慎,并购贷款现在是两头热中间冷,上述交易所人士颇为遗憾地表示。他说,国有大企业特别是央企资金都比较充裕,小的并购根本就不需要贷款,大的项目谈判周期都很长,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涉及到并购资金的问题也就不会那么早就提出来。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中国只有少数几个垄断性行业,在民营企业进入较多的领域,实际上存在着较多的并购机会。而实际上,近年来,由企业自发进行的并购并不多,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并购机会也具有被动的特征。在危机中,因为发展速度失控造成资金链紧张进而影响到企业生存的情况较为常见,形成了不少廉价收购优质资产的机会。央企整合以及大中型企业通过收购发展壮大,是收购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处境会显得比较尴尬,2009年的并购也许只是为了抱团御寒,渡过严冬。2008年苦熬过来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关联度高的企业,2009年将面临更艰难的生存挑战。既缺乏直接和间接融资的支持,也不具有被收购整合的价值。

宏观调控也加速了民营企业边缘化

在中央提出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之后,截至12月19日,共有18个省市公布未来1-2年的投资计划,投资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未来两年,这18个省市政府性投资约为3.4万亿元,政府资金预计带动社会资金的平均比例为1∶5。这意味着政府资金要在更大力度上撬动民间投资。但目前的种种迹象显示,民间资本不仅要面临由于政府“大包大揽”的投资习惯造成的“挤出效应”,还要面临无法参与绝大多数资源和优质项目的“行政挤出”。

国内民间资本之所以被“挤出”,除了市场原因外,还源于政府利用行政干预之手排挤社会资本。去年以来,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域相继宣布,高速公路建设放弃之前“经营性公路”的投融资模式,转而全部改为政府“收费还贷型”公路。的一篇报道显示,最近几年,沪杭高速、嘉金高速、沪青平高速、甬金高速等等民营企业所拥有的股权,正在被地方政府逐步收回。恐怕正是由于高速公路良好的盈利前景,才让长三角地方政府迫不及待地改变高速公路的投融资模式;而且由于政府垄断,寻租必不可少。以沪杭高速为例,民企通过加强收费管理,减少养护分包层级,多种经营方式并重等方式,将该高速公路的养护费用从一年2亿降到2,000万;嘉金高速建设成本只有8,000万/公里,同时期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建设费用高达2亿/公里。

2005年2月,国家出台旨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非公经济36条”中,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但时至今日,对民间资本“名义开放、实质限制”的“玻璃门”现象有增无减。在此次中央和地方抛出的数额不菲的投资大单中,从项目涉及的行业和企业来看,民营企业仅获得10%的份额。在这波投资热潮中,政府和国企拿到了绝大多数资源和优质项目,民间资本再次被边缘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清晰。

以此次投资计划中的重中之重――铁路投资为例。据悉,已经获得批准铁路项目金额已达2万亿元,而未来三年铁路投资更高达3.5万亿元。但似乎政府并不愿意在铁路投资里增加更多的利益相关者。2008年12月7日,山西省与铁道部在京签署,铁道部由此取得了第二条大秦线山西段70%的股权。此前,铁道部已经分别与参与第二条大秦线建设的山东、河南签订了“省部协议”,分别取得了山东段70%、河南段50%的股权。这意味着,铁道部已经取得了第二条大秦线的控股权,同时意味着社会资金最有希望进入铁路的大门也被关闭了。

民间资本被“双挤出”会造成什么后果,可以引1998年投资热潮为鉴。当年由于市场壁垒森严、管制众多,政府投资并没有有效拉动民间资本,这使得积极的财政政策7年后才得以退场。如今历史轮回,民间资本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如果政府对已经占GDP60%、解决了大部分新增就业的民营经济仍然无动于衷,变成政府唱独角戏,在短期内会让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大打折扣,在长期内则损害了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增长的基础。

每一轮宏观调控之下,壮烈牺牲的都是民营资本,壮大起来的国企老大都不是靠自由竞争厮杀出来这老大是靠父母袒护偏食养得肥肥的,如何让人心服?此番抢食之后,其他兄弟统统躺下,只怕最终我们都得回到30年前赤贫状态,到时不知朝中衮衮诸公对此做何感想?

并购潮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

今后将可能出现央企一枝独大的局面。不但民企死光光,就是地方国企也将全部被收编成国军。如果我们再看看去年上半年央企的动作,就明白我们的“共和国长子”有多么威猛:根据年初上报的投资计划,央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2万亿元,增长速度达36.7%,国资委重点跟踪的38家央企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6.9%,而38家以外的央企投资增长达98.9%!考虑一下今年上半年紧缩的大背景吧,民营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跑路者有之,上吊者有之,跳楼者有之。央企都将现在经济萧条看作大肆扩张并购的好时机,并购融资的条例出台,等于给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扩张输送军火,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多次要求对中小企业银行放贷要网开一面。但在金融严厉管制下,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依然前路漫漫,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仍是踯躅不前。此消彼长,“共和国长子”差不多要抢光其他兄弟碗里仅有的几粒饭粒了!

一则来自的消息称,作为绍兴当地经济名片的中国轻纺城,其实际控制权处于“国进民退”的更迭之中。2008年11月11日,浙江精功控股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公司股权9,6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64%)转让给中国轻纺城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转让后精功控股仍将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持有轻纺城6,48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47%。而开发公司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轻纺城控制权重归国有。作为纺织重镇,绍兴纺织业面临着艰难时局。作为绍兴“立县之本”的轻纺城而言,其在绍兴整个产业布局中的地位与影响也得以突显。而对于地方政府“做强做大轻纺城”的号召,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的精功集团,一不能调动更多的公共资源,二是自身要经历痛苦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将实际控制权拱手相让,让更有资源的国有股东来操盘,而自己也能部分套现获得宝贵的现金流,显然也是精功非常情愿的事了。进退之间,国有股东和民营企业可谓一拍即合。

自2008年经济形势逐渐恶化以来,国内“国进民退”的现象就没有停止过,先在资源、钢铁、航空、公路等国有经济占绝对比重的领域,如今在近乎完全竞争领域的轻纺业也出现了“国进民退”,这背后是政府权力对市场经济的全面干预,效果和效率如何,不能不让人担忧。

令国人担忧的是,过去30年中国改革的重大成就――“国退民进”,正因当前形势而发生重大转向。目前我们只能高度关注和拭目以待,并购重组大潮中“国进民退”之后中国经济的变化格局。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