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大学毕业生回炉培训热的冷思考

大学毕业生回炉培训热的冷思考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大学毕业生回炉企业培训热的冷思考!!!本科大学生回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后参加考试,获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一有趣的现象出现在广西南宁市的一些职业技术学校中,成为眼下广西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一种潮流。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技能人才却是奇缺。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仅广东省高技能人才缺口就达500万人。拙于手艺的大学生在现实中碰壁以后,回头学习一门技术以求安身立命,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的“自救”行为。大学生毕业生“回炉”热,从根本上反映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结构存在问题。有关专家分析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40%的水平。从经济发达地区蔓延到制造业密集的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技工荒”,已成为影响不少企业发展的瓶颈。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职业教育却远远不能适应这一需求。社会出现“技工荒”以及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反映的正是市场需求,同时也折射出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其次,大学生“回炉”培训现象,也反映出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欧美国家,大学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机动学分制,学生可以较自由地选择勤工俭学的时间。有的学生半工半读,用超过6年时间读完本科,等他们毕业时已经完全适应了未来的工作。而在我国,许多高校专业设置本身就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改造步伐缓慢;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

其实大学生“回炉”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高等教育乃至基础教育,都应尽快从“惟分数论”转变到对学生素质综合培养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个人专长等,搭建起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交桥”。只有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接轨了,大学生“回炉”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用工市场的供需失衡使得大学生回炉到技校培训考证,这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做选择,看起来似乎再正常不过。可是仔细想一下,让个人为失调的教育结构付出代价,总是社会的一种尴尬。大学生就业难,足以证明我们的教育事业已经走了弯路。

教育行政企业管理主管部门应该对用工市场做一些前瞻性研究,调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宏观布局,最近教育部推出的“打通职业教育断头路,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机制;重新调整普教与职教比例,600多所新设立的地方高校向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未来高考分技能型与学术型人才两类考核。”三大举措迈出了调整布局的坚实步伐。与此同时此我们还要及时发布用工市场的动态信息,以便于各个层次的学校能够及时调整课程,也有利于学生们耳聪目明地作出选择,从而实现资源和人才的合理配置。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