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浙企热衷“机器换人”,解决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浙企热衷“机器换人”,解决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春季是用工旺季,走访省内各地劳动力市场,虽然“招工难”仍时有耳闻,但“用工荒”似乎不再像往年那样突出。根据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了解到,虽然仍有54.6%的被调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用工缺口,但比起去年同期的80%,已是明显缓解。显而易见,浙江企业对普工的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在用工需求增长放慢的同时,今年以来,浙江工业反而呈现生产和效益加快回升的良好势头,折射出的是在人口红利日趋微薄的情况下浙江工业企业推进“机器换人”的明显成效。

“机器换人”对企业是一种升级,同样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有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201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为22577台,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达到26902台,同比增长19.2%。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5000台,占全球比重16.9%,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纺织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嘉兴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其在去年从日本引进了24台自动化涡流纺纱机,加上前期引进的德国进口设备,如今每6台纺纱机只需1名工人看护,工厂开足马力只需51名员工,按以前的生产方式,需要的员工数量是这个数字的数倍。按当地纺纱行业员工平均每人5万元年薪计算,仅工人工资,一年就少了1700多万元。不仅如此,新的纺纱机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降低了操作的劳动强度,工人们也更愿意留下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再也不用忙着招工、培训了。

另外,印染行业便是普遍被认为较难实现自动化的行业之一。调色、印花、制版等工序的质量与操作工人的经验技能密切相关。在印染企业集聚的绍兴,往年正月里多数企业用工一般都缺一两成,影响正常开工。但今年春节后企业大部分开工正常,似乎不那么缺人手了。

8年前,他请日本专家为企业管理开药方,起初还想不通专家为什么建议“能用机器完成的就尽量用机器”。当时在他看来,应该是尽量用人工才有成本优势。但考虑到专家的“分量”,他还是决定先试一下,试过后才庆幸自己试对了,不但印染操作工减少了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品质大变样了。

“机器换人”换来的是节省人工、稳定质量、便于管理,成为今年许多浙江企业都在关注的一件事。不过,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机器换人”初期投入较大,对企业软件的提升要求更高,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难点。

去年年底召开的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浙江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在此之前,在劳动力成本提高压力之下的浙江企业,就已开始暗下苦功。

有企业家认为,“机器换人,不是企业想不想做,而是不得不做的问题。”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使许多原本利润微薄的企业几乎没有利润,而大量的人工操作,也不利于质量控制和企业管理。

“更重要的是,过去因为人工成本低,大量的工人做的是完全机械的工作,人变成了机器。而新生代的工人,不再愿意被当成机器。先进的设备需要的是操作者去看、去感受、去判断,而不是机械的、高强度的劳动,更体现生产中人的意义。”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初期的投入比较大,一些企业在硬件上的投入达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而成本回收可能需要3-5年。而很多小微企业不一定具备资金实力。另一方面,比硬件投入难度更大的是软件投入,很多小微企业本身缺少技术部门和人员,难以自主开发新工艺、新设备,这就需要装备研发制造等相关支持。问题在于,某一个产业集群,是否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撑新设备的产品化;每家企业产品不同,会带来个性化的设备需求,软、硬件的研发和维护成本就更高,而小微企业这方面的承受能力就很弱。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建议,浙江的产业集群特征比较明显,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在设备和技术研发方面给予扶持。从企业方面来说,机器换人不一定要追求一蹴而就,实力较小的企业,不妨从采购简单加工设备开始,以后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逐渐更新设备。

就在“机器换人”的企业队伍不断蓬勃壮大之时,也有一些企业家对于技改投入心有不舍。在目前传统产业已进入微利时代背景下,他们往往会陷入惯性思维:投入机械设备和采用人工生产模式哪种划算?

其实企业不应该只计较眼前的投入和产出比例,而应该看重设备投入能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一个企业掌舵者的眼光只局限在眼前是否赚钱的问题上,那么这个企业很难会有长远的发展。相反,只要把握好发展趋势,认定发展目标,就算眼前吃点亏,也都会赚回来的。

而对于机器取代人工之后,原先的劳动力会不会被闲置问题,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使用新机器、新技术时,直接操作工人会减少,但研发、销售、服务部门的就业会增加,对总就业量将会有所补偿。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