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探讨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问题

企业培训师观点:探讨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问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企业都处在一个共同竞争的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中国企业尽快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企业组织创造价值而进行跨国界的创新、前瞻、冒风险的一种行为综合。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对于扩大出口、繁荣经济、缓解就业、稳定社会、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实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征

  (一)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1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截至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以下简称存量)572亿美元。而次年1-9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按企业数计算,其中约90%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内中小企业投资的,而且境外投资企业的普遍规模较小,中方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居多。根据商务部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投资区位上,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首选非洲,比重达32%,东南亚占20%,拉美18%,以下依次为中东、东欧、中亚等地区。

  (二)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特征

  投资动机以防卫型为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分为进攻型和防卫型(跨国公司在海外发挥独占性优势从而取得垄断利润的投资行为,称为进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企业不具备独占性优势,为了自身的生存,向外寻求发展,以便扭转自我相对弱势,恢复竞争力的对外投资则归属于防守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海默与邓宁均强调了企业自身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与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商标、专利、管理等独占性优势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含量不是很高,产品技术容易被模仿。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更多的是出口带动型而非中石化这样大型企业的资源拉动型;投资地多属发展中国家,目的多是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寻求新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属于防守型。

  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策略主要是国内员工的海外经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还只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完成海外直接投资的当地化,大部分直接投资简单的将国内员工转移到海外。

  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项目以小项目为主,大多集中在百万元以内的小项目,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分散程度高,对外投资项目较小,投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也比较小。

  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地区总体分布广泛,投资地区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分布上非洲居首,其次是地理位置较为临近的东南亚国家,第三位的是拉丁美洲;发达国家所占比例极小。

  中小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一)微观层面

  1.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大部分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基本上还沿袭着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在组织、人事、劳动、财务会计、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缺乏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面对陌生的海外市场环境,缺乏市场调查能力。另外,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品牌意识和核心竞争力。

  2.技术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差。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科技含量偏低,多属劳动密集型技术,缺少产品技术优势;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对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技术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我国中小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3.企业人员国际化素质不高,缺乏优秀人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吸收科技、管理等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国际营销、国际标准规范、国际投资等一些对外投资的关键条件方面,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尚不具备,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
(二)宏观层面

  1.政策体制限制。我国目前有关海外直接投资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宏观上缺乏对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必要的协调、管理,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保险、信息、海外市场调查、促销等方面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虽然目前已有一些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措施,但并没有配以充分的特别机制来实行,而仅有的也手续繁杂,审批过于严格,致使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2.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和信贷体系。我国现存的社会服务和信贷体系不健全,在软环境方面缺少完善的出口管理和对外投资的辅导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对外发展。中小企业对如何进行跨国经营、以及境外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营销渠道等等不够熟悉,而国内又没有相应的辅导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获得相应信息、实现对外发展。从而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在利益和市场的驱动下从事海外经营与投资,有着很大的盲目性。

  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缺少必要的信贷支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变,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依据主要是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益。对于生产型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暂时出现销售困难、市场前景不好,就很难获得贷款。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方面的资金也很难获得满足。在直接融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限制要比大型企业更为严格。

  3.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保险体系缺失。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项目金额较小,根本不能获得海外投资保险体系的保障,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

  促进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对策

  建立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及服务体系。应尽快设立一个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并明确该机构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在该机构主管下建立中小企业的辅导体系,在财务融通、经营管理、品质提升、自主创业、研究开发、对外行销、生产技术、资讯管理、工业安全、污染防治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辅助与指导。

  完善小企业金融信贷体系及海外保险体系。在金融信贷方面应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实行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把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可先在国有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业务部,处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财务融通方面的问题。在信用保证方面可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金”,一方面对具有发展潜力但担保品欠缺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另一方面减少金融机构融资的风险,提升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信心。

  尽快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保险体系,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设立征收、汇兑限制、企业违约、战争等险别,为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必要的保障。

  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政策上应对中小企业倾斜,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根据行业及规模的不同,对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适当的减免税收,实施差别税,鼓励中小企业向外发展。

  同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升级,应对中小企业在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及建立国际品牌形象方面的投入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中可参考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

  鼓励中小企业走联合化的道路。对于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联合化是成功的关键,对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亦是如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在联合上有所突破,才能在海外直接投资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联合既可以是同行业的纵向联合、不同行业的横向联合,还可以是小企业与大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性的联合。联合的形式既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合作制,还可以是股份合作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方面,既可以是所有权不变,经营权统一,也可以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都相对独立;联合的主体既可以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也可以是非公有制之间的联合。

  :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