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10大实践

企业培训师观点: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10大实践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中国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1990年,由美国管理专家C.K.Prahalad和Gary.Hamel提出。它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

  90年代初正是中国企业管理盲目多元化扩张后的迷惘期。这一管理理念引入中国时,引起了中国企业管理界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审视和反思。深圳万科集团于1993年开始提出了企业经营做“减法”,把贸易公司、广告公司、百货业等零碎产业卖掉,专注于打造其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时至今日,万科房产已成为房地产业公认的名牌。

  虽然现在很多中国企业言必称核心竞争力,在中国有多年咨询经验的莫杰夫认为,中国企业管理界在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上仍有很多模糊的观念需要澄清:

  1、竞争力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某国内领先的大型IT产品制造商声称其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加市场加管理。莫杰夫认为,这界定太宽泛。一个公司要在市场中领先,当然在市场、财务、技术开发等各功能领域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这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有独特性,其他竞争对手很难复制。

  2、核心业务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回归核心业务并不等于自然有了核心竞争力。公司集中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管理、技术、产品、销售和服务等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这些差异时,企业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提升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和方法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3、没有核心技术,并不意味着没有核心竞争力。

  比如,戴尔(Dell)公司没有个人电脑的核心技术,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行业翘楚,因为戴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界的战略联盟

  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回忆,他第一次听说“战略联盟”这个词大概是在90年代初。王文京用“宏观、遥远”来描述他当时听说这个新词时的感受。经过多年的磨炼,用友公司已由一个小型的财务软件公司发展成中国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王文京也成了运用战略联盟的高手,先后与微软、IBM和联想等10多家厂商结成了联盟。王文京这样认为:“我越来越理解到,产业联盟将成为市场竞争中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核心战略之一。联盟让企业在大范围内去配置资源。”

  的确如此,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合作安排。自从美国管理学者罗杰.内格尔和DEC公司董事长简.霍普兰德提出的“战略营销联盟”后,联盟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的认同,成为现代企业加强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就联盟的发展趋势看,我们认为,未来的联盟将:1、与以前的互补性联盟不同,未来会有更多与竞争对手的联盟,也就是所谓的“竞争合作”。经过多年的自由竞争,很多行业逐渐发展成熟,市场趋于饱和,每个竞争者从对手抢食一点市场份额都很难,必须要联盟共同把市场做大,形成“多赢”。广东格兰仕集团是“竞争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他们把海外竞争对手的生产线与部分技术人员一起搬过来,成为全球的生产车间,与80多家世界名牌企业合作,拥有全世界近三成的市场份额。2、将来会有更多的国际联盟。中国本土企业要想在国际联盟中受益,需要搞清楚未来的国际合作伙伴奉行的是“全球战略”还是“全球-地方”战略。此外,需要将品牌或分销权等重要的无形资产加以长期保护。最重要的是,要事先想清楚联盟的目的。人们经常把联盟比作婚姻,但一个成功的联盟不一定要长期存在下去。成功的标准不是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中国企业管理的收购和兼并

  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收集流通股的方式取得延中实业(今方正科技)第一大股东地位,这是发生在新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起公司购并案。从此,中国企业管理轰轰烈烈的购并风由此拉开。

  波士顿公司的赛罗沃(MarkL.Sirower)博士指出,中国的购并额在过去5年里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这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三大购并市场。中国国内购并案发生了1,713起,金额为1,250亿元人民币;海外企业收购中国国内企业的交易有66起,金额为65亿元人民币。

  但令人担忧的是,就全球范围来看,在过去20年里,65%的购并是失败的,无法实现当初的承诺和实现购并企业的价值。赛罗沃博士指出,成功购并的关键有三点,1、策略:寻求建立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2、价格:避免超额支付过高的溢价;3、整合:要有高层管理人员的投入,严格执行整合策略。

  中国企业管理购并的挑战在于:公司的长远计划不明确,缺乏财务数据或会计标准而引发问题,缺乏整合程序的专业知识,所有权模式仍在变化等。此外,如何解决职工过多和如何留住人才这两个棘手问题一定要在整个过程的早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