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经理主管应该在胸前戴一个什么牌子?

企业培训师观点:经理主管应该在胸前戴一个什么牌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我经常问一些企业的经理主管,甚至于高管:“假如在我们的胸前带一个牌子,上面只能写两个字——中文或者英文都可以,那么这两个字应该是什么?”

  很多人都脱口而出,说道:“当然是些头衔了——经理、主管、主任,要不就是写名字。这时我就会反问:“那要是总经理、董事长呢?或者三个字的名字该怎么写,四个字的呢?”

  有的人思考了一下,告诉我:“写控制、管理……”还有许多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

  就在这些经理主管们抓着头发、绞尽脑汁地想答案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启发:“你们不要想得太复杂了,咱们不妨返璞归真,想想看,作为一名经理或者主管,你是不是经常遇到下级拿着问题来找你,问你该怎么办。情况好一点的话,他们会给出一两个解决方案,问你到底该用哪个。这个时候面对问题,你要给他什么答案?”

  启发到这里,经理主管们大多都会很快地给出答案——决策!对,就是决策,英文叫DecisionMaking。那么,请读者诸君思考一下,我们每一个决策,它背后有什么样的机理呢?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做决策,但是我们很多的时候都是在就事论事,而忽视了对决策背后机理的认知,对一个事物背后玄机的思考和把握。

  确切地说,我们每一个经理、主管天天都做着许多的事情,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决策,而决策所遵循的两个基本的机理,第一个就是质量,第二个则是数量。数量是什么?1、2、3、4、5、6、7、8、9、10……而质量呢?就是0和1。这是两种非常清楚和基本的思维,而这种基本的思维的机理就决定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看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

  我们经常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那么,原则是什么?就是“是”和“非”,就是“YES”和“NO”,就是“0”和“1”。而风格呢?很显然,1、2、3、4、5、6、7、8、9、10……它是一种数字的排列组合。

  有了这样的铺垫,我想大家就比较清楚了:当我们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到底应该遵循着一种什么样的机理。我有时候也非常的郁闷,因为所到之处,我听到了很多人的诉苦、抱怨,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往往是在用数量的思维去解决质量的问题。大家想想,用数量的思维来解决质量的问题,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会签”和妥协,那就是一种“这不就是一道小小的划痕嘛”的心理。

  进一步说,当我们用数量去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它的背后所用的基本的原理和思维模型是基于数学和物理学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的思维。而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杜绝和摒弃了绝对主义的思考。

  这也难怪,现代质量管理的产生就是因为引入了数学,把统计学作为了它的基石。而我们知道,数学告诉我们:没有绝对值的零,只有无限地趋于零;物理学则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波动,没有波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减少它的波动而已,给它一个区间,一个公差范围如此而已。

  这种数学和物理学的思维引发的最大弊端,就是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预先假定第一次就做对是不可能的,都预先假定一定会出现折腾、返工、重复劳动和修修补补这类事情。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思维,也就是数量思维来思考和衡量问题,就会很自然地认为,出了质量问题是正常的、应该的,第一次不可能不出问题,因为它是有科学依据的。

  显然,如果我们只是用这种数量思维看待质量问题,我们看到的就只能是一些大啊小啊,严重程度啊,符合程度啊。我不知道在各位读者的单位或企业里头,是否把“质量问题”分了不同的等级,像什么严重问题、中等问题和不严重问题等,假如你们划分了等级、划分了程度,那么不用问,在你们的组织里一定会充满着博弈,充满着争论,充满着各种不同的会议,充满着争吵,充满着妥协和让步。

  让我们再看看质量思维。这种思维非常简单,要么有要么无,要么符合要求要么不符合要求,要么合格要么不合格。一切问题在它眼里是非常清晰的,有一条清晰的准则、要求和标准,来不得任何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东西,一旦我们清楚了经理、主管背后的两个基本的决策机理,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常说,所谓质量,实际上就是你对待它的一种态度。我们必须对它有一种清晰的态度,不过,这时候再来看质量,实际上就更清楚地认识到:一种态度的养成是一定需要一种环境的,而这种环境就是如何努力去营造一种“说到做到”的诚实信用的软环境。否则在数量的思维里面去做质量,我们必定是会遭遇数量的博弈和打击的。于是,所谓的“质量问题”往往就会被大家用N多的借口给搪塞和“化解”过去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