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克里斯坦森的自我颠覆

培训讲师谈管理:克里斯坦森的自我颠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1992年,《颠覆求生》作者克里斯坦森在年近不惑之时终于实现了多年夙愿——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在哈佛商学院的第一个课题是:为什么一些行业领头羊会在突然间陷入困境?好的管理为什么会让公司走向衰败?


  这就是“颠覆性创新”——这一当代最重要的管理理论产生的源头。


  通过对软盘制造企业的研究,克里斯坦森发现,“创新产品”在技术上并不比原有产品先进,甚至性能还降低了,其优势仅仅是价格便宜。由此,他发明了“颠覆性创新”理论。与望文生义的理解不同,克里斯坦森的解读是:“颠覆性技术不等于更加先进或更具突破性的技术。”在他看来,“颠覆性创新”的实质是“技术的民主化”,也就是将原先复杂昂贵的技术转化为简单廉价的技术,让技术的受益者和使用者从一小撮掌握复杂知识和技术的专家,扩展为主流大众。


  克里斯坦森将这一理论和管理者面临的困境写进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创新者的窘境》(Innovator’s
Dilemma)。该书后来成为“颠覆性创新”理论的基石之作,奠定了他在当代管理学界的地位。这一理论帮助无数公司和管理者拓展新业务、进入新领域。


  “颠覆性创新”的开创性,为克里斯坦森带来了诸多殊荣:该理论被《财富》杂志誉为过去50年最重要的管理理论;在伦敦Dearlove咨询公司评选的“当代最具影响力的50位管理大师”中,克里斯坦森位列第一;他本人被誉为“颠覆性创新之父”。


  获得如此成就的同时,克里斯坦森几经重病折磨。发表“颠覆式创新”理论之后的短短几年,他接连罹患多种疾病。在所有疾病中,中风对克里斯坦森的打击最大,因为中风摧毁了其语言能力。但坚韧的性格和坚定的信仰并未让他消沉,反而促使他进入多个新的研究领域。


  求医之路使他认识到美国医疗行业的问题。他认为“颠覆性创新”完全能适用于该行业,可以让更多病人收益。抱着这种信念,他开始研究医疗领域,并与两位医生合著了《创新者的药方》(Innovator’s
Prescription)一书。


  一连串的打击加上语言障碍也促使他重新思考人生。他说:“上帝没有结束我的职责,我还要为他人服务。只有这样,我才能将困苦转化为快乐。”在康复后,他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延展至自我管理领域。在他看来,个人经常像公司管理者那样做出短视的选择,从而放弃长期的幸福。克里斯坦森将这些思考发展成2012年出版的《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一书。


  克里斯坦森对于研究和生命的热爱,源自于其坚定的宗教信仰(他是一名虔诚的教徒)。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他说:“当科学和宗教相抵触时,其中一方或双方一定是不完善的……对我来说,两者相辅相成。”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