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哑铃式结构

培训讲师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哑铃式结构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对于过度经济增长引致的弊端,中国媒体的种种声讨早已屡见不鲜;我们似乎逐渐习惯了感慨每况愈下的生态环境。同时,企业外部性的种种劣行,愈发成为世人广为诟病的焦点。


  在这样的感慨与指责下,人们很容易将环境保护、社区支持等提升企业发展可持续性的举措与企业利润对立起来,而波士顿咨询公司与世界经济论坛在2010年联合评选的16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领军企业则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完全可以做到相辅相成,而且要构建起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并不一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关键在于理念和方法。正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专家托尼·朱尼珀(Tony Juniper)所言:“自然环境永远不是经济发展的阻碍。相反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份2010年出炉的针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评选名单中,有四家中国企业入选,除了文中的獐子岛渔业集团,还有远大集团、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以及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是衡量企业是否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两项关键指标。入围可持续发展新领军者的这四家公司尽管分属不同的行业,但其共同特点都是在产品与生产模式中创造性地采用了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既而获得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多赢的成果。


  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它们在可控成本的范围内制定并执行了独特的可持续方案,创造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


  这些通过创新将制约转化为优势的成功经验,对于资源有限、人口压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极具示范意义。被评选出的十六家新领军企业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占了四分之一,这看上去是一份非常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就中国而言,目前在提升可持续性与提高利润率两项指标上实现双赢的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聚焦于提升客户价值,如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该公司一方面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同时以“有机”、“绿色”等标签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类则集中于降低能耗,像远大集团和尚德电力那样,通过提高能源转化率达到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目的。两种模式的驱动因素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第一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畜牧领域,而第二类企业多与能源、制造业相关。


  两种方式各有其制约因素:第一种模式需要一定的培育期,后期的盈利能力依赖于高端市场的增长速度。而农林畜牧行业的企业都需要与位于生产链上游的农户打交道,沟通与协作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环(见《獐子岛:变革中的共同价值管理》);第二种模式则需要探索提高能源利用率与降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因此研发与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能源与制造业本身体量庞大,新技术应用速度快,极易受到同质化竞争的影响,政策波动及原料价格也随时可能冲抵其可持续发展举措所节省的成本。尚德电力便是其中一例。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优秀的中国企业集中瞄准高端市场,另有些零星的商机结合了环保理念,利用废物回收、降低能耗等方式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但却缺少以广阔的大众市场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优秀企业,总体上呈现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式结构”。


  面向大众市场的企业为何难以实现可持续性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奶牛养殖企业河北省丰宁地区的九龙松牧场步履维艰的尝试或许可以说明问题所在。该公司曾试图实现“奶源可追溯”,从新西兰和阿根廷引进优质奶牛品种,建立起可控的乳制品管理追踪链条,因而采用了现代化、标准化的、自有规模牧场管理模式,每一头牛都有编号和“身份证”,建立独立的档案,而一旦出现问题,即可迅速查清奶源来自哪个牧场,及这个牧场饲料的相关数值。然而,由于九龙松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只能将优质牛奶与散户的牛奶按照同样的价格出售给大型的乳制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如此优质的牛奶被混合在其他散户的牛奶当中一起存储灭菌,再分装销售,混装的牛奶存放时间和奶质各不相同,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牛奶依然无法追溯奶源,问题原因也就无从查起。九龙松自然也无法获得优质产品本应带来的溢价,陷入了典型的良币屈从劣币的怪圈。


  由此可见,在产业链条长、产量大的行业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溢价空间等益处,必须要协调甚至改变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利益相关方的生产模式,而这一点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在生产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变革时,合理地分配各方利益,采取恰当手段进行沟通协作,在合作者之间建立共同的商业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利润双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熊静如采访整理)


  刘宝成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