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沉迷大片的好莱坞

培训讲师谈管理:沉迷大片的好莱坞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在我看来,暑期档是最糟糕的电影档期:各种续集、翻拍、改编、动作片以及超级英雄故事片轮番上演,对观众狂轰滥炸。看看2013年暑期档(5月至8月)的电影上映表便可略知一二:《超人:钢铁之躯》、《钢铁侠3》、《星际迷航:暗黑无界》、《金刚狼2》、《300勇士:帝国崛起》……高成本、大制作的“超级大片”在好莱坞大行其道,但绝非我所爱。


  “越大越好,重复为王”是当下好莱坞的“金科玉律”。这些影片是电影业的生命线,观众似乎对此十分买账。根据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的统计,2012年全球最卖座的十部电影皆为动画片、动作片续集或是改编电影,它们屡屡刷新各大电影公司的营收纪录。


  那么,借用超级英雄的口吻,大片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拜读完几位业界人士有关该话题的新书,我陷入纠结。


  首先,让我们近距离看看那些顶级大片遭遇票房惨败的例子。迈克尔·塞勒斯(Michael D. Sellers)的《约翰·卡特与好莱坞众神》(John Carter and the Gods of Hollywood)记录了《异星战场》从拍摄到上映的前后过程。该片由迪士尼于2012年推出,耗资逾2.5亿美元。为拉动票房,投资方还斥资1亿美元用于造势。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片甫一上映就遭遇票房滑铁卢,迪士尼足足蒙受了2亿美元的损失。起初,人们认定该片将大获成功,因为无论是故事创作还是拍摄团队,该片都启用了王牌阵容。正如塞勒斯所言,它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埃德加·赖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小说,情节极为跌宕起伏。事实上,此前的卖座电影《星球大战》和《阿凡达》都曾受益于巴勒斯的非凡想象力。另外,该片由皮克斯鬼才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执导,他的镜头语言堪称完美。男主角则由极具表演天赋的影坛新星泰勒·克奇(Taylor Kitsch)担当。这部电影在试映时反响颇佳,但未曾料想,正式上映却并未能引爆观影热潮,令迪士尼血本无归。


  当然,对迪士尼而言,一部影片的失败根本不值一提。依靠其他大片,它依旧能赚个盆满钵满。《复仇者联盟》在全球赢得15亿美元的票房,占迪士尼2012年全年总收入的43%。现在,你该明白好莱坞是如何对冲风险的了:下血本投资几部电影,只要有一部影片一炮而红,那就足以疯狂吸金,让人遗忘那些失败的影片。


  数年来,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妮塔·埃尔伯斯(Anita Elberse)一直研究电影市场。她认为,电影产业面临的竞争最为激烈,这是“赢者通吃”的行业——依靠少数成功产品就能抢占绝大部分市场。她在即将出版的新书《超级大片:造势、冒险以及娱乐业的大生意》(Blockbusters: Hit-Making, Risk-Taking, and the Big Business of Entertainment)中详细探讨了该话题。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制片人琳达·奥布斯特(Lynda Obst)所著的《好莱坞未眠夜:电影业之新变》(Sleepless in Hollywood: Tales from the New Abnormal in the Movie Business),该书揭秘了当今电影业的诸多内幕。在书中,奥布斯特解释了海外市场的重要性。事实就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可能七成票房都来自于海外。另外,她还分析了超级大片在他国大受欢迎的原因。别国可以在剧情片、浪漫喜剧或是类型片上与好莱坞抗衡,却无法打造出同等规模的特效大片。只有好莱坞具备一流技术及世界级的巨星,能打造出如此规模的鸿篇巨制。所以,尽管《冰川时代4》的剧情蹩脚,却依然赢得不俗的海外票房:首轮分期总收入为2.07亿美元,到第四轮已达到7.16亿美元。就连《异星战场》都在海外获得近2.1亿美元的票房。


  作为《西雅图未眠夜》以及一系列她称之为“影院电影”(movie movies,不是大片,也不是艺术片,是符合大众口味而非小众电影节口味的影片——译者注)的制作人,奥布斯特对电影业的逐利行为表示担忧。好莱坞日渐沉溺于炮制一部接一部的快餐式大片:剧情简单、对白乏味、角色老套。为迎合少男或海外观众的口味,投资人不再倾注热情投拍喜剧及剧情片。“我们的双手正被金钱所绑架。”一位电影业高管说。


  奥布斯特的担忧并非特例。影评人戴维·汤姆森(David Thomson)对这一趋势同样忧心忡忡。他所撰写的《大银幕:电影往事》(The Big Screen: The Story of the Movies)回顾了电影发展史。在书中,你会发现,好莱坞的活力及创造力绝非源自大片,而是电影人对主流电影的持续贡献。在好莱坞最具活力的时期,他们拥有充足的资金和自由不断创造新风格和技术。看看那些标杆导演吧!无论是查理·卓别林、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等片的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还是近期的斯坦利·库布里克、马丁·斯科塞斯以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他们的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双赢。好莱坞的成功有赖于此,但汤姆森已黯然兴叹其繁华散去。


  起初,我的判断也是如此。但在综观现今电影格局、查看所有档期(并非只有暑期档)后,我认为情况没有汤姆森及奥布斯特想的那么糟糕。毕竟,好莱坞仍在不断创新,即便动作电影也如此。《阿凡达》和《雨果》的特效及声音处理便是例子。尽管各大电影公司青睐《异星战场》这样的影片,而减少对剧情新颖的商业艺术片的投资,但有人在填补空白。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和鲍勃·温斯坦(Bob Weinstein)便以此立业,梅根·埃里森(Megan Ellison,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之女)也加入进来,她个人投资了《猎杀本·拉登》以及《大师》两部影片。


  当然,我希望电影巨头付出更多努力,我们不能永远指望那两位干劲十足的兄弟或是那位出手阔绰的富家女。但我仍然认为电影业的前景尚可。作为电影发烧友,我依然可以在秋季档和颁奖季中找到安慰;而作为大片爱好者,你们可以继续在暑期档里捧着爆米花,享受银幕上的“狂轰滥炸”。(译/方颖 校/鲁志娟)









  凯文·埃弗斯是《哈佛商业评论》出版集团编务统筹。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