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最佳团队的秘密

培训讲师谈管理:最佳团队的秘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前沿3

在一项由堪萨斯大学马克·兰多(Mark J. Landau)带领的小组实验中,实验者要求一组大一学生将余下的大学时光想象成一段旅程上的不同地点,另一组则被要求将未来几年想象成一个个容器。随后让这两组者学生进行心算测试,前一组答对了51%,后一组只答对39%。实验结果表明,管理者应该在鼓励员工完成目标导向型任务时,将其比作一段旅程,从而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

在完成任务时,团队很难发挥出每个成员的最大作用,因为最自信和外向的人往往会获得最多的表现机会,即使他们并非是最专业的。而真正的专家却屈居次要位置,作用有限。

但是我们发现,简单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任务初期,团队成员应该坐下来讨论一下各自具备的相关知识。一系列试验证实,这样做的团队表现更出色。

我们聘请了一些大学生,把他们分成若干三人小组,让他们就一些测试题给出答案,比如“美国犹他州京斯峰的海拔高度多少?”(答案:13528英尺),“有史以来吉尼斯纪录保持者最重的体重是多少?”(1400磅)。所有团队可先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达成一致。

我们让一部分团队的成员(也就是实验组)每人想出两条自认为有用的信息(比如:“去年夏天我爬过京斯峰,所以我知道它海拔多高”以及“纪录保持者的数据通常会让人大吃一惊,所以最终答案要比预估的更重”)。在实验组中,一部分团队的成员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加入集体讨论。另一些团队则通过集体讨论得出结果。而在对照组中,我们没有向团队提供任何指导。

对照组的成员倾向于听从那些看似比较自信的人,而这些组的表现最差。那些梳理了团队成员知识储备的团队表现最佳。这些团队更有可能集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也许是因为在集体进行知识梳理时,团队成员增强了对任务的理解,也更明确任务需要哪些相关专业知识。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效果明显。但很少有团队会主动进行此类反思。团队领导应该利用这一发现,鼓励成员就自身知识储备进行评估和梳理,从而明确这些信息与手头任务间的关联。这样一来,主宰团队的标准将从社交影响力转移到信息影响力,那些无关因素将被剔除—不仅包括自信和外向的性格,还有地位、经验、资历、魄力、性别和人种。(牛文静/译 康欣叶/校 时青靖/编辑)

布莱恩·邦纳是犹他大学的教授。亚历山大·博林格是爱达荷州立大学副教授。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