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企业管理培训后,很多朋友都问我: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培训师,培训师应该有什么素质?
用绩效管理的术语来讲,一个人是不是适合什么岗位,某一个岗位应该有什么人来做,可以从能力和态度两个方面来考虑。什么叫能力,什么叫态度呢?
孟子说,“如果让一个人腋下夹者泰山去飞越北海,那人说,‘不行,我做不到’,那就是一个能力问题;如果让一个人去帮一位长者折一根树枝,那人说,‘不行,我做不到’,这就是态度问题。”(孟子·梁惠王上)
孔子说:“给我很多很多钱,你让我干什都行,在市场维持秩序也好,给车队开路也行;要是工资一般的话,我还是愿意干我喜欢干的。”他还接着说:“所以,你们在招聘的时候,能招到知道怎么做这项工作的人当然好,喜欢这个工作其实比会不会做这个工作更重要。”
所以说没有合适的态度,有合适的能力也是不够的,其实这不只是对于企业培训,对什么岗位都是这样的。
有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刚到一个岗位时,满腔热情,决定一定要大干一番事业,可过不了多久,热情也没了,再过不了多久,另谋高就了。很多企业员工流动性很大。当然这里涉及很多方面。没有合适的态度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杭州管理培训开办中层管理培训后,再回到培训这个岗位,从态度方面,简单的讲,这个人要喜欢这个工作。要喜欢一个工作,就要对这个工作有所了解。要了解一个工作,也是需要员工和用人单位来共同解决的问题。
在参加了杭州企业内训之后,对于员工自己要去了解这个工作;用人单位要对这个岗位做realisticjobpreview.什么叫realisticjobpreview。Preview就是电脑里做文档的时候那个纸上放着放大镜的图标所代表的-预览。Realistic就是实际、实实在在。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做招聘面试的时候,要对应聘者做实实在在的介绍。不少单位求材心切,在面试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有的招聘主管为了完成招聘任务,偶尔也有一些雕虫小技,结果为员工的另谋高就埋下了种子。
好了,招聘的问题以后再说。回到培训,培训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我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做培训师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是一千多年前培训师的职位描述。很多单位没有职位描述,很多单位职位描述一成不变。这都是不理想的状况。所以一份一千年前的职位描述自然也就只能参考参考了。
首先,培训师要传播知识和技能。那么他必须是一个开放的、愿意和人分享知识、技能的人。
同时,培训师也是传播文化的人,应该积极、正面。
一开始,我们讲了可以从能力和态度两方面来看。看完态度现在看能力。
能力又可以分为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要传播知识、技能,你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同时你需要有讲这些知识传递出去的技能。
培训需要改变人的态度、行为。这很难。中国有句古训,叫“言轻莫劝人”。培训师在公司里的职位一般很低。最高就是培训经理。可谓“言轻”。
果真言轻不劝人那么你要不另谋高就,要不被迫离开。所以虽然言轻,但还是得去劝人。
老祖宗为什么说“言轻莫劝人”人。你会无功而返,徒增挫折感。怎么办?把言轻变成严重就是了。有很多方法。
浅谈培训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