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银行贷款下半不应该“只收不贷”

银行贷款下半不应该“只收不贷”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前7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新增贷款同比增速达到272%。对于天量信贷的快速投放,监管层已有“微调”动作并屡次提示风险,同时,目前商业银行自身的放贷能力也存在资金限制。因此,下半年信贷投放量弱于上半年已成共识。但“只收不贷”这一“急刹车”做法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一方面,从保增长的角度来看,在今年新增贷款的期限结构上,由于经济刺激计划本身的特点,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大。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3.1万亿元,在新增贷款总量中占42.1%。而且,在上半年中长期贷款中,投向基础建设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分别占比51.6%和11.3%。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大的信贷结构决定了贷款规模存在不可避免的延续性。如果下半年出现新增贷款规模的巨降,必然导致许多已开工项目面临资金流断裂的局面。这将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还可能影响到本轮经济刺激计划的效率和效果,拖累经济增长。

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保证货币信贷投放的可持续性是必要的。上半年居民消费性贷款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内需的一大亮点,信贷资金需要对居民消费性贷款给予一定支持。随着国外经济形势的回暖,订单的恢复和经营形势的好转使得出口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增。稳定外需,信贷资金的配合必不可少。因此,要保证“三驾马车”的平稳运行,离不开稳定的信贷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从调结构的角度来看,最突出的一点是如果银行信贷“闸门”贸然关闭,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从长远看,扩大民间投资有助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储蓄率高企、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依靠出口增长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

虽然根据银监会的统计,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但不可否认,在总体流动性宽裕格局之下,民间借贷利率依然高企表明,对中小企业贷款总量投入依然不足。此外,结合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考虑,新增信贷中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国有部门。有研究表明,在信贷推动下,投资增长中国有和集体直接控制企业的投资活动同比增速为48.5%,而其他成分企业的投资活动合计同比增速为24.8%,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

在金融危机中,民营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猛烈,而在经济复苏中,其对经济走势的判断也更为谨慎,选择恢复生产的时机也较晚。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的有效需求可能刚刚被激发出来。如果信贷此时断然收紧或“只收不贷”,民营经济由于先天的弱势,最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