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自杀一案体现了企业管理的难题

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自杀一案体现了企业管理的难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最近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自杀一案引起媒体的关注,孙丹勇7月16日自杀身亡,19日在网上一个帖子披露了他与同学最后的聊天记录。根据这份帖子的意思透露,孙丹勇似乎是生前受到了来自富士康的非人道对待,尤其是以富士康环安课课长顾钦明带头的一些人的殴打、非法搜查、非法拘禁等,才选择了以跳楼自杀的方式自证清白。

  帖子还述说了事件经过:15日中午11点左右,孙丹勇被环安课带走审问,下午环安课去孙丹勇家(女友在家),之后主管让孙丹勇去查找一些资料。后来,又被环安课叫去审问。到晚上,孙丹勇还在环安课接受讯问,主管A来了,环安课课长顾钦明让孙丹勇进到旁边一个没开灯的房间。

  过了晚上9点,孙丹勇和主管A出来了,主管A劝说孙丹勇不会有事,让他想开点。但后来已经下班回家的孙丹勇又在网上跟同学聊起来。帖子中的聊天记录显示,晚上11点后才回家的孙丹勇在深夜11点52分开始与远方的同学聊天。7月16日凌晨,孙丹勇一个人坐电梯走上了他租住房子对面一栋楼的12层,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几秒钟。

  根据报道,25岁的孙丹勇是云南曲靖人,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他2004年被哈工大工商管理专业录取,2008年毕业后被深圳富士康集团录取为员工。

  7月22日,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富士康科技集团行政总经理暨商务长李金明表示,得知此事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迅速作出批示,要求从优做好孙丹勇家属的善后事宜,并请集团工会介入调查。

  记者从当地警方还了解到,依据现场法医调查,孙丹勇系高空坠落伤,并未有其他可疑伤痕。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做出最后结论。

  据报道,7月15日孙丹勇接受环安课第一次调查和第二次调查时的全程监控资料显示,其中并无环安课调查人员殴打拘禁孙丹勇的画面。监控录像记录了孙丹勇踏进环安课办公室后所发生的一切。

  富士康检讨内部管理不足

  7月22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再次采访富士康集团。针对7月21日已经向媒体发布声明后的几个要点,富士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孙的自杀,无论出自何种原因,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富士康内部管理上的不足。

  就在一天前,富士康向媒体发表声明,对孙丹勇事件提出5点意见:对发生此事表示歉意、对相关责任人立即停职、做好死者善后事宜、检讨富士康内部管理不足、加强对年轻员工精神帮助。

  7月22日,富士康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表示,这几天,富士康一直处于舆论的风暴中心,随时欢迎社会舆论帮助富士康改善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公司也已开始对大家关注的某些问题展开调查。

  中国青年报记者问,员工进入企业后是否会进行一些心理培训?富士康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以前确实重视的不够。就在此事发生前的一两个星期,针对公司员工产生的诸如情感问题、心理难题等等,公司正准备开设一个名为“心灵之约”的交流平台。现在,这个平台准备工作了,孙丹勇却离开了,真是太遗憾了。

  正如富士康在给媒体的声明中所说,“孙丹勇的离去,不仅对他的家人是个沉重的打击,对集团也是人才的损失。孙的自杀,无论出自何种原因,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富士康内部管理上的不足,尤其是在如何帮助年轻员工排解工作和个人精神层面上的烦恼,做得不够细腻和条理。富士康有数以万计的年轻员工,他们是富士康能够成长壮大的基石和动力。”

  孙丹勇们的心理困境谁来关注

  孙丹勇事件后,人们为他成立了一个网上纪念馆,人们除了默哀悼念追思之外,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孙丹勇之死,到底谁之过?孙丹勇当时的心理困境谁来关爱?

  网上纪念馆的撰稿人在关于孙丹勇之死文章的最后,写了一句话,2009年7月16日凌晨3点多,丹勇一个人坐电梯走上了他租的房子的对面一栋楼的最高层“,思虑万千,赔钱?坐牢?”最后,丹勇选择了轻生。也许他想得太多了“。

  一位网友理性分析了四点原因:员工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富士康公司压力巨大、孙丹勇丢失样品公司的苹果文化、代工企业激烈竞争中的出路。

  有网友表示同情孙丹勇、愤恨富士康,还有人表示孙丹勇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软弱。被打可以去报警,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

  也有网友表示,如果自杀前能够和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对话,也许今天的结果不会是这样。

还有网友表示:“我可以理解他。不要说他软弱,一个软弱的人是不会选择自杀的,他没这个勇气。对于一个没有社会阅历、刚毕业的学生,你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他。限于阅历和缺少磨练,碰上这种事,他脑子里找不出别的‘解决办法’……很可惜。如果他挺过这次,也许这正是一个人能够成长的锻炼机会,可惜他还不具备那个能力经受住”。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