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企业文化考核是个幻想

企业文化考核是个幻想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斯蒂芬·罗宾斯在里说:“我没法界定他但当我看到它时我就会认出来。”也有人说过:在企业内的人对企业文化的感受并不明显,只有当你离开这家企业,换了一个环境是才能感受到文化的差别。又或者一个从外部和企业频繁接触的人,能体会到企业内员工普遍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质,感受到这家企业的特殊文化。如果今天我们真的有一个企业文化的量表,对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对比度量一下,看看谁是合格的员工,那多好啊!

  很可惜,这是个幻想。

  我们有些企业管理者总是迷信一些科学管理的方法,总是觉得应该通过量化的方式解决管理的问题。仿佛,员工做得每一件事都应该可以通过百分制得到个结果。就像今天,从管理延伸到了企业文化,也可以考核了,可以量化了,可以得到张三企业文化70分,李四企业文化80分。这些我们批判的过于关注考分的中小学现象居然要借尸还魂到管理的领域,真是悲哀。说穿了,这些企业管理者如此迷信考核,迷信量化是对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自信,是缺乏管理的表现。笔者最近已经就一个类似的问题提出了批判(见),企业管理本身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就是需要定性的管理,需要通过感性进行管理。自认为科学的量化,计算,考核其实都落得了下乘。

  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内的群体对外界普遍的认知和态度(见)。我们知道认知和态度决定了行为,因此,普遍的认知和态度会带来群体的行为效应。通过对行为的归纳,了解群体的认知和态度是可行的。这个是归纳,是理解,不是计算。你看到欧洲的城堡,马上可以理解到和中国亭楼的差别。不需要拿卷尺量过高低,不需要分析砖墙的成分,不需要考核墙体承受的强度,你都知道这个不是中国的亭楼。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你的眼睛,你对中国亭楼的感觉,甚至是你身处欧洲城堡和中国亭楼之中时自我身心的轻松和舒适的差异。同样的,在你的企业中,你是否总能看到格格不入的场景和环境,是否感觉到总有哪里不对劲,是否身心放松和舒适,这个才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企业文化最需要的不是计算,而是感受,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耳朵去听,用你的心去感觉。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