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笑谈老板不高兴管理

笑谈老板不高兴管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如果现在的老板说自己不懂管理,我们千万不必当真,那是在礼贤下士。其实他认为自己很会管理的,只要有了钱,什么事都能办成。但是你要说起管理中的问题,他就会不高兴起来。尤其是国有企业大大小小的一把手,他本来不是老板,是承担管理责任的;但是也要摆出老板的架势,把管理都当作别人或者部下的事。

老板不高兴管理,是因为人家是抓大事的,像管理中的小事根本顾不上。老板的确很忙,需要多方拉关系,有各种应酬,谈项目、跑贷款,理想的境界是在资本运作中空手套白狼。不过,不要以为人家是甩手掌柜,人财物大权还是要牢牢掌握住的。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应当与老板的所有权分开;但是老板不高兴管理与此不同,家族管理、股权激励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早已使两权分离的界限模糊了。老板不高兴管理其实是感到管理的精细化太麻烦,在管理中扣那几个小钱人家看不上,不屑于亲自过问。

当企业碰到困难时,老板对管理结果总是不满意,对经理人总是不高兴,总是抱怨没有执行力。在老板的逻辑里,管理就是执行,是执行层面的事;而我的决策没有错,也不可能错。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那自然是执行有问题。所以前些年之类的书非常热销,尽管这类书籍以“伪书”的面目出现,老板们也非常当真,可以成批买回来发至每一个员工,使“伪书”变成“奴书”。与此同时,老板极力推行感恩文化、狼文化。这看起来相互矛盾,其实有内在联系,那就是要求执行者抱着对老板的感恩之心,在企业内部做羊,在市场上做狼。执行层做不到或者做得让老板有不满意的地方,老板就不高兴。

老板不高兴管理有一个经典的表述: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其中包含着可以不按规则办事的暗示、怂恿和默认,即不管你在执行过程中采用什么手段只要能赢利就行。这在市场还不规范的情况下或许是可行的,但是当市场建设日益规范起来之后,就减少了执行层以不规范的投机获取成功的机率,老板因此不高兴。更有甚者,各种规范还管到老板的头上,岂能让老板高兴。比如的重新颁布,就“干涉”了老板的用人自主权,加大了劳动力成本。所以就有专家跟着着急,对新的进行非难。

企业管理者对自己的管理总是喜欢王婆卖瓜的,不会不高兴。但是管理者也有许多的不高兴,不高兴相关利益主体对自己的管理水平、管理过程和管理成果提出质疑。中国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古训,既然企业已经由他来管,那一切都名正言顺。外在环境“恶化”、下级执行不力、科学管理失灵,这都不是管理的错,管理者按照潜规则办事已经非常不容易。

这里所说的管理者主要是职业精英,在企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中,他们便成为相关利益主体的代理人。老板当然也会充当管理者,但实际上企业资产并非全部属于他们所有,只不过他们更看重实际控制。管理者通过实际控制形成“内部人”,占据了资源分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处于强势地位。而公司治理课题的提出就是在向管理者的优势地位提出挑战,例如要求他们披露信息,防止市场行为内部化,取消资本盛宴上的狂欢,他们即使可以设法规避,也会感到碍手碍脚,心里自然不高兴。

管理者也非常重视经营环境,只不过他们判断环境好坏的标准,是对自己应尽责任的履行所持的宽松程度。环境越宽松他们就认为越好,否则就不高兴。在他们看来,环境宽松包括对环境污染、资源高消耗的容忍,也包括对其他利益主体进行忽悠的笑纳。在享有管理的随机处置权时,他们也知道自己有难以推卸的相关社会责任,只不过在他们看来,企业的做强做大才是最重要的。能够用发展来弥补过去的缺憾,他们就没有压力。当他们找不到可忽悠的新素材和新方式,不能用一个更大的窟窿去补原来的窟窿,造成资金链断裂时,他们就认为是环境不好而不高兴。在种种潜规则中,管理者总认为自己是“清白”的。

管理者难免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既然“国之上下交相言利”,管理者自己为自己兑现特殊利益,也有法可依。企业赢利,他们“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得到的还算是小头;企业没有赢利,他们也付出了劳动,照样应当拿天价薪酬。的确,按照孟子所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与弑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