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话说中庸之道在企业管理的应用

话说中庸之道在企业管理的应用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开宗明义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者理也,理来自于天命,任天理而行就是道,这正是道法自然的思想。接着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七情六欲未发之时就无所偏倚,谓之中,是道之本,人情发出去时又不离天理,谓之和,是道之用,能把中和推于极致,则天地万物各安其份,生生不息。

这样一套思维形成了治理上的“无为主义”,也就是小政府或不干涉人民生活的一套思想,诚如的结尾语:“<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所以中庸之道主张,上善的领导是“不显”、“不大声以色”的,甚至是“无声无臭”的。这样的思想主张限制着权力由上而下的扩张,让人民自我组织,自我成长,自我协调,各安其位,生生不息,并相信这些自我组织会协调出社会秩序。

换成今天的管理来说,中庸之道在权力来源上主张不是由上而下的,而是权力由下而上;所以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构就是网络式组织,由基层的人自组织成各个团体,再让团体相互连结成为网络;这种自组织为主的组织中最强大的激励措施不再是加薪、福利及分红,而是自组织的机会,给人一片空间,完全授权,任其发挥,自我组织。中国人是最会自组织的民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总是“跑马圈地、诸侯经济”特别发达的原因;中国民营经济中也总是充满了创业、中小企业、外包网络以及商帮、地区产业集聚,组织之内则总是有承包、挂靠、子公司、子集团等现象。而中国人的管理智慧以为上善的领导是懂得“放”的领导,给人空间,才能激发出中国人无穷的生命力与创意。

一流的领导要懂得用人物,能用经营一方的大将,放之千里之外,也能打下一片天下。二流的领导善于用人才,组成坚实的团队,攻城略地,无往不利。好的经理人则善于使用规章、流程、命令系统以组织人员,可以有一个如军队般严谨的组织。但很不幸,却有很多领导,一点小小的成功,或掌握了一点权力,就开始养一些小人一样的人渣,以歌功颂德,要人前呼后拥,好自鸣得意。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