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提升员工积极性实践技巧

提升员工积极性实践技巧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员工为什么不积极?”,很多企业经理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员工想不想做是心态问题,做没做到是能力问题。“员工工作不积极”是职业心态问题。心态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所指的是人的本质,如果其本身就是个消极的人,当然就会在行为和言语当中表现出来。对待这样的人,要在招聘的时候严格控制拒之门外,或者“能换脑就换脑,换不了脑,就换人”。客观因素是指在其个人因素以外因素,比如公司的管理体制、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工作岗位的兴趣培养、工作压力与工作能力的配比、工作协调性的促进等,这些都是决定员工是否有工作积极性的前提条件,小编在这里总结一些影响员工积极性的要素:

管理体制是“游戏规则”,好的管理体制能够将一个“坏人”变成“好人”相反,也能够把“好人”变成“坏人”比如企业的组织职能划分不清,薪酬制度不合理、晋级制度不公平,这都是体制问题,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到员工积极性。这是在根本上解决员工积极性问题的方法,所以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应该早点完善。

为什么大企业的执行力好,工作效率高。大企业的员工稳定性、协调性强。这不仅仅是因为“大”,而是因为大企业拥有高级经理人。高级经理与中、小企业经理人的区别是拥有更多更专业的管理方法。比如在什么时候批评,用什么方法批评,批评到什么程度最恰当,这些都是现在中、小企业经理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其实员工的积极性,与其领导者的管理方式有直接关系,不懂管理的经理人是“只有要求,没有标准”而专业的经理人是“有要求、有标准、有理念”。所以中、小企业要解决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必须要抓紧时间学习,提升管理骨干的领导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够适应未来的竞争趋势。

当员工仅仅为了工作而工作,就会应付工作。只有让员工看到工作背后的价值,员工才能全力以赴。有这样一个例子:95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需要每天做陌生拜访的业务员,工作不到半个月我就开始讨厌这份工作,决定到月低拿了薪水就走人。后来我的上司看到了我的变化便找我谈话,他讲到他自己当年是如何讨厌销售工作,后来他发现销售工作能够磨练自己的阅历,能够锻炼自己做生意的能力,能够锻炼口才——等内容。激发了我对于销售工作的兴趣点,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第二天我就开始用一种崭新的态度来对待销售工作,我不但没有离职,而且还成为了公司的销售冠军。“无利不起早”也是人之常情,不论任何人,如果他要是不知道做这件事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他做事就会存在“水分。

有一种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丧失的原因是“工作压力与工作能力的配比失调”造成的。是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效应”我们的员工是人,人比马聪明,人会说话、会找借口、会消极。这是我们做为企业经理人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也包括大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分成两部分,一是要掌握下级的能力范畴,其能干什么,不擅长什么,一定要“审时度势”不要发现人才往死了用。二是要重视人才的培训与辅导,不断提升企业经理人的能力,他们才能承担更大的工作压力。

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人民内部矛盾”人与人之间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小团体主意”“本位主意”的现象,也是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协调性决定工作效率。就像五匹马拉车,车的速度不在于马的强壮,而是在于共同的方向与配合。根据我多年的实践经验判断,造成企业协调性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产生互相排斥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当然会影响到工作积极性。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或缓解这样的问题,一是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在公司内部组织学习,创造共有的价值观。二是组织系统的教育培训,通过老师的引导来化解工作中积累的矛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