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浅析员工激励与管理之X理论和Y理论

浅析员工激励与管理之X理论和Y理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所谓X理论,反映的是经理人对员工的不信任,主张对员工严加看管。而Y理论却认为员工都是善良的,完全可以通过员工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觉地为企业工作。属于X理论的经理认为,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不可能是同一的,企业要求员工刻苦工作,而人天生都是好吃懒做的,因此在公司上班都容易讨厌工作,尤其是逃避艰苦困难的工作。因此,要想企业各项工作得以完成,惟有对员工制订严格的纪律,采取强制、监管、惩罚等措施。在这种氛围中,俯首帖耳、老老实实工作的员工便是好员工。信奉X理论的经理人对属下的行动非常警觉,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严格的管理方法,要求属下对上级的指令一味地服从,否则就要对他们实行责罚。

Y理论跟中国古代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很是相似,认为人都是有良心和自觉性的,只要条件合适,员工一般会卖力地工作。要求员工很好地工作,不能仅靠苛刻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员工不仅能够在工作中约束自己,自觉地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而且还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持有这种信念的经理人往往采用松散诱导的管理方式,通过与员工一起制订目标的方式,促使员工参与管理,从而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

X理论和Y理论是统一价值杠杆上的两个不同终端。我们从两者之中可以看出,不管你怎样看待员工,对员工提出目标并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既要尊重员工,诱导他们自觉地工作,又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纪律约束。在这个价值杠杆上,左端是X理论式管理,而右端是Y理论式管理,管理的标点应根据员工素质、公司管理基础和工作特点等条件灵活机动地进行滑动。优秀的经理人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员工的素质特点,善于运用这个杠杆,讲究管理艺术,将员工管理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20世纪60年代,弗雷德里克•泰勒开始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猛烈抨击。后者指责他的管理方法把工人工具化,管理变成了简单的衡量,人的尊严却受到了践踏。于是,就出现了两种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一种是X理论,一种是Y理论。

X理论认为人性懒惰,所以总是逃避责任。只有少数人才能克服这样的劣根性,成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但绝大多数人必须用“胡萝卜+大棒”进行威逼利诱,使他们为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而努力。多少年来,企业主们一直都在使用这样的管理方法,但他们也会绝望地发现,“胡萝卜+大棒”作为一种管理工具的作用常常失效。

经理人之所以使用物质报酬这根胡萝卜,是为了激发员工的欲望。你知道,人之于欲望就好比吸毒者之于药物,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物质报酬的应用就会最终陷入绝境。

从另一方看,基层员工也过得很艰难。为了得到那根胡萝卜,他不得不忍受大棒的惩罚,他并不喜欢那份工作,他只是喜欢那份工作后面的物质报酬而已。他很清楚,他与管理**是一种交易关系,他会设法让自己的劳动更值钱。如果管理**给出的物质报酬令他满意,他会装出一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样子。但如果他不满意,就会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怠工、逃避或表示抗议。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试图用Y理论来解决X理论所遭遇的困境。他认为:人是“需要”工作的,因为人“需要”成就自我,所以只要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员工的这种“需要”,他们就会积极进取,不仅能够承担责任,甚至还能勇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

人本主义心理学极力主张采用Y理论,甚至连马斯洛也成了Y理论的热情拥护者。在这种被称为应用心理学的管理方法中,说服替代了命令——那些不能被说服的人则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或者病态的。你应该积极,如果你不积极那么你就有病。你应该承担责任,如果你不承担责任那么你就有病。你既然有病,就需要进行心理矫正。这样,管理就变成了一种心理专制。

工作关系应该用爱与帮助来作为支持,但心理专制却是对人性的另一种暴力伤害。实践证明,用Y理论来做人事评价时,没有一个完全健全的人。所以,它虽然不像X理论那样假定人是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但它假定只有经理人是健全的、其他人都是病态的。当这个经理人面对上级时,他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病态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如果你总是以一个下级的身份接受评价和训导,那么你迟早是要发疯的。

如果你能够冷静一些,你就会发现,你并不“需要”用那种方式成就自我。Y理论中假设的“需要”,其实是一种假设的欲望。欲望才是病态的,用一种病态作为管理心理学的衡量标准,不把人整成疯子才怪。

X理论错了,Y理论也错了,经理人的世界一片混乱,但他们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们惊惶失措,到处寻找答案。

他们都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但他们却发现企业越大越脆弱。他们都认为企业发展壮大需要一大批忠诚而有能力的员工,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在组织结构中建立这种忠诚。他们都希望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来解决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管理技术在不断进步、管理难题却依然层出不穷……他们找到许多答案,这些答案看上去好象是对的,但有时候好象又错了。

有些管理专家比较了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经理人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X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公司治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作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