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通过哪四大途径打造企业激励体系?

通过哪四大途径打造企业激励体系?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据马斯诺的人的需求层次分析,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员工激励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物质激励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而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在人的激励中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激励中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激励的性质不同,把激励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的内容包括工资奖金和种种公共福利,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同时,员工收入及居住条件的改善,也影响着其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甚至学习、文化娱乐等精神需要的满足情况。

第二类,环境激励

一个公司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对员工产生激励。这些政策可以保证公平性,而“公平”则是员工的一种重要需要。如果员工认为他在平等、公平的公司中工作,就会减少由于不公而产生的怨气,提升工作效率。公司的客观环境,如办公室环境、办公设备、环境卫生等,也都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高档次的环境里工作,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都会不由自主地向“高档次”发展。

第三类,能力激励

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能力的需求,而培训激励和工作内容激励可以满足员工这方面的需求。培训激励对青年人尤为有效。通过培训,可以提升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用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是最有意义的一种激励方式。

如果能让员工干其最喜欢的工作,就会产生这种激励。经理人应该了解员工的兴趣所在,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提升效率。另外,经理人还可以让员工自主选择自己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安排的工作,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第四类,成就激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工作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特别是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所以成就激励是员工激励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把成就激励分为六个方面。

其一是组织激励。在公司的组织制度上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方便,进一步激励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为每个岗位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权利,让员工参与制定工作目标的决策,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过程享有较大的决策权。

其二是榜样激励。促进群体的每位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把优秀员工树立为榜样,让员工向他们学习。虽然这个办法有些陈旧,但实用性很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坏员工可以让大家学坏,一位优秀的榜样也可以改善群体的工作风气。

其三是荣誉激励。为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颁发荣誉称号,强调公司对其工作的认可,让员工知道自己是出类拔萃的,更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

其四是绩效激励。让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考评结果,有利于员工清醒的认识自己。如果员工清楚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就会对他产生激励作用。

其五是目标激励。为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并向他们提出工作挑战――这种做法可以激发员工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出色地完成工作。同时,这种工作目标挑战如果能适当结合物质激励,效果会更好。

其六是理想激励。经理人应当了解员工的理想,并努力将公司的目标与员工的理想结合起来,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会焕发出无限的热情。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