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管理观念落后致使员工激励存在误区

管理观念落后致使员工激励存在误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老板认为,员工激励是一件常规性的工作,无须花太多的精力。其结果呢,直到发现很多人才频繁跳槽,才真正认识到员工激励方面的失败,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激励应该保持其连贯性,才能真正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顺利地留住人才。

在现实中,一些企业老板并不总是考虑员工的内心需要,即马斯洛的高级需要。在激励时不分层次,不分形象,不分时期,都给予物质激励,形式单一,造成激励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激励前,一定要搞清楚员工最需要什么,而且想方设法满足他,并且形式灵活,才能有利于激励效果。

另外,一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工作标准,难以对员工进行合理的业绩考核,要知道缺乏考核依据,激励成为无源之水。激励下级应当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对工作业绩的考核。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激励机制,要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并且清楚实现目标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这才能调动大家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其实这些还只是对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要说造成员工激励失败的根源主要在于管理的观念落后,首先表现在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其次,一些企业存在着盲目激励的现象,不少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搬,难免出现盲目激励情况。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

第三,激励手段的无差别化,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这也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在企业中,核心员工有着高于一般员工的能力。加强对他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可以采用长期激励的手段,如股票期权、目标激励等。

第四,错误的认为激励即是奖励,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激励的根本作用就是激起员工的工作状态,使其有更高的积极性。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往往会使员工产生各种行为方式,其中的部分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要的束缚措施和惩罚措施就很必要。但是,使用惩罚措施时要注意,惩罚力度不能过大。多用奖励,辅以惩罚。

最后,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这样对激励是很没有好处的。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就好像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会有高积极性的。让下级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了解公司的现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创造一种透明的环境,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