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有效员工激励的核心与重点

有效员工激励的核心与重点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员工激励的核心就是“人的满足感”。人的满足感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人的需求首先是物质的,当物质的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精神追求。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可能单纯的只需要物质激励或是精神激励,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和物质激励同时需要,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更侧重于哪一方面。所以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要本着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作为经理人,我们在激励员工的时候,就要根据员工的不同职业精神情况,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以达到最大程度提升工作绩效的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经理人对员工激励的方式要不断变化,新颖变化的刺激,会对员工产生较大的正面激励效果。反复多次的类似刺激,作用就会逐渐衰减。另外激励的及时性,也是影响激励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选用激励措施,最大限度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是现代企业经理人最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把企业的需求转化为员工的需求,使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目标紧密相联。在制定目标时须注意,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既切实可行又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桃子。这里的关键因素是要跳多高和摘到的桃子是什么样的(如,大小、味道、成色等),和佛隆的期望理论(目标动机水平=效价×期望概率)结合起来就是,跳的高度是期望概率,桃子是效价,跳与不跳是目标动机水平。一个振奋人心、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鼓舞士气,激励员工积极踊跃的跳起来。相反,那些可望不可及或既不可望又不可及的目标,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另外,在目标激励实施的过程中,要阶段性地检查实施情况,对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调整,对员工劳动合同所取得的成绩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赞扬和肯定,确保员工沿着既定目标的方向把工作做正确。让员工在朝着目标努力工作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挑战困难的趣味性和成就感。

信任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手段。作为领导者,当你放手让下级在其职权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的时候,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采用了信任激励。员工在得到领导信任和重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主人翁意识,会积极主动地处理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古人云“疑则勿任,任则勿疑”,在采用信任激励的时候,用人不疑的对象必须是德才兼备,在工作上能放心放手的人才。作为领导者,在授权让下级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让其放手工作,不要横加干涉,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信赖和授权了。另外,领导者还要切忌轻信闲言碎语,确保给被授权者营造一个宽松清洁的工作环境。

一个成功的团队主管,他之所以成功,其关键在于主管99%的行为魅力以及1%的权利行使。下级能心悦诚服地为他努力工作,不是因为他手中有权,权是不能说服人的,即使服了,也只是口服心不服,绝大多数原因是主管有着良好的领导行为。好的领导行为能给员工带来信心和力量,激励员工,使其心甘情愿地义无返顾地向着目标前进。

作为主管要尊重下级的人格、尊严及创造精神,爱护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任员工,放手让员工大胆工作。当员工工作遇到困难时,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当团队主管向上级夸赞下级的成绩与为人时,员工是会心存感激的,这样便满足了员工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其更忠诚于这份工作,干劲会更足。

另外,经理人还要不断加强品德修养,严于律己,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要学会推销并推动你的目标;要掌握沟通、赞美及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

团队经理人经常会发现自己开始对某位员工不满意,而那位员工的表现似乎就越来越差,胜任力各种行为似乎都在印证:这是个问题员工。但实际情况是,问题有时候恰恰是出现在经理人自己身上。很多经理人时常把注意力放在员工的弱点上,却注意不到员工的优点和长处,没有创造机会让员工发挥潜能。从而导致了员工没有受到激励,无法发挥潜力,结果就是绩效、士气低落,甚至是员工离职。

潜力,就是没有被挖掘出来的能力。员工的潜能不被激励,藏着就是无能,对团队来说就是无用,经理人需要的是员工的效能而不是潜能。

员工激励来自于员工内在的需求,激励效应的最大化应该是人的各种需要的一种最佳组合。过分强调某一种需要都会导致激励措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导致激励机制完全失灵。企业经理人应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设置有效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健康发展的目标。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