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告诉我他教育儿子学钢琴的事:儿子8岁时,朋友给他买了一架钢琴,可是小男孩顽皮好动,不好好学,朋友的妻子经常为此训斥他,却不起作用。于是,朋友就开始想办法怎样使孩子喜欢弹钢琴。一天下午,当孩子为应付父母,随便弹了一段曲子准备溜时,朋友叫住他说,“儿子呀,你弹得是什么曲子,怎么这么好听,爸爸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妙的音乐,你再给爸爸弹一遍。”孩子听了很高兴,愉快地又弹了一遍。朋友又鼓励他弹了一些其他曲子,并告诉儿子喜欢听他弹的曲子,看他能不能每天弹一些,儿子高兴地答应了下来。过了一个多月,培训出了孩子对弹钢琴的兴趣。现在,每天放学回家,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弹钢琴,雷打不动。提起此事,朋友很自豪。
这件事给我一个启示,同时也是自己深深的体会:成功的灵丹妙药就是鼓励。如果领导都用员工激励的办法领导员工,尤其是管理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的员工,企业管理的水平肯定会上一个台阶。
首先,鼓励员工可以培养员工,提升员工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长、成功,离不开鼓励,鼓励就是给员工机会锻炼及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员工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会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可能会改变一个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在鼓励的作用下,员工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鼓励还可以唤起员工乐于工作的激情。经理人的鼓励就像一缕春风,滋润着员工的心田,又像一架桥梁,拉近了经理人与员工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岂有不爱工作、不愿工作之理?
其次,鼓励员工可以促进工作顺利完成,保证工作质量。“哀莫大于心死”,经理人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员工,表面上员工是在听你的,按你说的去做,但实际上员工只是在敷衍了事,因为他根本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质量肯定不高。同时,因为奚落、讽刺、挖苦更多的是伤害员工的心灵,长期以往,员工的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慧被扼杀,工作可能干得更不好,最后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对员工、对经理人、对企业的都不利。
再次,鼓励员工可以体现经理人的个人修养。管理的艺术不在于作指示、下命令,而在于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员工为你的工作目标去奋斗。我个人以为,一个只会下命令的领导不是好领导,特别是对执行层的领导来说。
第四,鼓励员工可以树立经理人的个人威信。鼓励员工,无疑会树立经理人在员工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形象,觉得经理人是值得信赖的人,这对于促进员工与经理人的沟通,促进工作很有好处。员工也愿意为这样的经理人努力工作。
第五,鼓励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文化。经理人鼓励员工,可以在公司形成非常好的互助互励的氛围,这无疑是创造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员工出色完成工作时,经理当面表示祝贺。这种祝贺要及时,要说得具体。
如果不能亲自表示祝贺,经理应该写张便条,赞扬员工的良好表现。书面形式的祝贺能使员工看得见经理的赏识,那份“美滋滋的感受”更会持久一些。
经理还应该公开表彰员工,引起更多员工的关注和赞许。
开会庆祝,鼓舞士气。庆祝会不必隆重,只要及时让团队知道他们的工作相当出色就行了。
经理要经常与员工保持联系。学者格拉曼认为:“跟你闲聊,我投入的是最宝贵的资产:时间。这样,便突出了咱们关系的重要性,表明我很关心你的工作。”
了解员工的实际困难与个人需求,设法满足。这会大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在公司内安排小孩日托、采用弹性作息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