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螺丝钉”员工也需要激励

“螺丝钉”员工也需要激励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张某所在上海第一食品连锁发展有限公司,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多数员工在企业工作多年,有稳定岗位和收入,但竞争意识不强,一批新员工陆续进入公司,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的飞速发展。为此,公司制定了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将原有的“岗位+工龄+绩效”的工资制度调整为“工龄+技术+绩效”,制定不同层级的工资,鼓励员工学习知识技能,提升业务。同时开展各项培训和考评,提升员工的技能。

张某为杨浦店商场部的收银员,已在公司工作多年。某周末,张某上班,吃好中饭后在商场附近巧遇老同学,回商场时已经超过半个小时。当天领班是进入公司半年的新员工。由于张某吃饭超时,收银台关闭,造成顾客排队时抱怨并投诉,隔壁收银台同事不仅没吃上午饭,还不得不处理更多的收银业务,抱怨不已。

张某回来后,领班告知其超时并引发顾客投诉,根据公司制度应该接受罚单,但在张某的恳求下,领班表示给她一次机会。就在张某回到岗位准备工作时,隔壁收银台同事继续向领班抱怨,张某听后和同事吵了起来。领班见状,以张某超时为由开了罚单。张某不服,找到了当天的值班经理。经理了解情况后,分别对张某和领班进行了谈话。张某认为,自己已经知道错了,领班答应给自己机会不开罚单,但是因为同事的话又给自己开罚单,明显偏袒他人,自己没有办法接受处罚,同时将罚款单撕掉。领班则认为本想给张某一个机会,是她和同事吵架才又开了罚单,自己的做法没有错。

于是,值班经理和部门的一名管理人员一同和他们谈话,并做了记录。而在和两个人的谈话中,张某的情绪很激动,由单纯的罚款事件谈到了现在自己的福利待遇问题,对新领班的抵触情绪等等。而领班则认为,她所在部门有老员工认为自己资格比较老不听管理,对工作中的细节处理不到位,影响到对顾客的态度和服务质量,她为此也很无奈,觉得自己没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中。

这个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企业员工的两种消极心理。张某是老员工的代表,她对企业比较了解,多年的工作中,在销售上做了很多贡献,这是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在这次事件中,她的违纪行为是存在的,但领班给了她“改过自新”的机会,后来即便同事抱怨也应做好解释工作,不能因此就在顾客面前吵架,更不能撕掉罚单。

最后,张某希望公司给她机会改正,同时也认为自己当时确实带有情绪。同其他老员工一样,她对新的制度理解不深,对培训也没有太多热情,今后会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工作中的事情。

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张某是收银能手,差错很少、速度很快。我们鼓励她在未来公司的培训中作为内部讲师教授新员工收银技巧,在柜台中带教新员工。同时鼓励她学习新技能,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对于领班,我们则和她就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员工心理和情绪问题的处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将企业的管理宗旨和理念对她进行了辅导。她也认识到自己对于员工关系的处理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以后管理组能对她进行更多关于管理和员工心理方面的培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并尽快真正融入团队。当天的值班经理对两人的行为做出了适当的处罚,两人均表示接受。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