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三不政策”让你留住员工

“三不政策”让你留住员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企业是否常纳闷:为何组织积极培训、看重的优质员工,总是想另谋高就呢?这些企业可能是犯了打击员工士气的“三不政策”。

身为雇主的你,你认为公司里的优秀员工总是对公司忠心耿耿、充满热情吗?以下的调查研究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由全球顶尖企业领导人组成的咨询机构–企业执行委员公司旗下的企业领导会议,过去几年针对全球超过2万名“高潜能员工”(公司全力栽培的明日之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人对于公司的领导团队与团队同侪不具备任何信心,而有超过30%的人没有全心全力地关注目前的工作,还有25%左右的人计划在一年内另谋出路,另有20%的人认为个人目标和公司对他们的期待与规划颇有出入,甚至有12%的人才表示他们正努力找寻新工作。

这份调查是经过6年长时间的访查,有趣的是,不分国家、地区或是景气的好坏,调查得出的结果几乎如出一辙。这也显示所有企业主对于公司“明日之星”总存在着不少错误的想象,而员工与雇主的疏离程度已超乎一般人能想象。

麦肯锡曾经针对上千名经理人进行离职访谈研究,他们离职的原因包括: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升迁管道、在职场上缺乏肯定与奖励、主管给予不当的回馈建议,以及员工对工作的期待和企业出入很大等。

或许企业看到上述这两项调查结果会感到苦恼,毕竟组织那么努力培植这些被视为明日之星的优秀人才,为什么他们却丝毫不领情、只想另谋高就呢?也许,企业主是犯了以下“三不”政策。

有不少老板每天都在犯以下错误:团队中有2名员工被赋予一项棘手的任务,其中员工A是个凡事全力以赴,一定要做到100%的优秀员工;员工B则总是抱持半调子的态度,虽然不曾犯过大错,事情却做得马马虎虎。当他们准时完成任务,同时站在主管面前等着意见与回馈,许多主管大多会如此回答:“你们2个人做得很好,谢谢你们的努力!”

如此千篇一律的回答,在主管的观念里也许是最适合的答案。但听在员工和B的耳里,却是传达了截然不同的讯号。

做事100%的员工A心里肯定想,“百分之百付出的结果,原来和付出50%的人一模一样,那我未来还需要再那么努力吗?”半调子的员工B则会暗自窃笑,“原来我只要付出一半的功夫,就可以和全力以赴的人获得同样的评价,那我更犯不着傻傻地付出100分的努力了!”

当老板分不出“做事百分百”的员工与“半调子”员工的差别时,员工就会学到立刻学到“教训”。这些糟糕的教训极可能成为组织绩效一落千丈的肇因。

因此,好的老板千万别再打击百分百员工的士气,应该要向全体员工传达正确意见(肯定与奖励好的成就,并指导一般员工如何朝向百分百员工目标努力),让百分百员工可持续拿出100%的努力,而半调子员工也能见贤思齐。

很多企业主为了了解员工的想法,常会透过口头询问或是意见调查的方式,企图勾勒出最佳的回馈作法。然而如何问“问题”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毕竟,老板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代表企业在得到答案后将会有所表示。

举例来说,意见调查中如果提出“你希望老板对于高绩效人员给予什么实质回馈?”这样的问题,企业就得针对员工的回答有所响应,千万别让员工私底下讨论:“老板问我们对于实质回馈的看法,我们提出来提升奖金分红的意见,他却依旧视而不见,真是让人失望……。”否则这只是给员工多了一个可以质疑公司领导能力的理由。

很多老板一定常遇到一个状况,在准备度过开心周末前,客户忽然下达一个紧急命令,要求公司在下周一早上把成果交给他们。由于老板无法独力完成任务,因此得交付部分工作给部属。这时候,老板会选择百分百的优秀员工,还是效率不彰的半调子员工呢?想当然,百分百员工一定是那个得“共体时艰”的人。下回,老板再遇上这种紧急状况,要牺牲周末假期完成任务的人肯定还是百分百员工。

这样的状况看在半调子员工的眼里,他们可不会心存惭愧、可惜自己没帮上公司的忙,他们反而会认为担任百分百员工实在可怜又悲惨。至于共体时艰的百分百员工,则总是得承担比他人更高、更重的工作量。如果企业主只是抱着“能者多劳”的观念,却不提供更优质的酬劳与表扬,让百分百员工感受不到公司的重视,这些优秀员工的留职意愿将大幅滑落。

企业要避免做到以上的“三不政策”,才能让公司的千里马不再一心求去。

相关课程: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