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机制的激励方式一般可分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发展性激励、绩效考核激励和企业文化激励。
(一)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激励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物质激励的形式有多种,最常用的激励模式有工资、奖金、福利、股权、带薪休假、舒适办公条件等。物质激励不仅可以在工资与奖金的分配上做文章,在现金与非现金激励的选择上可以实施一次性激励与多次激励,公开激励与不公开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将现金激励和非现金奖励结合起来,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可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企业的领导者应当善用运用精神追求激励法来激励员工”,精神追求激励重要的是让员工意识到工作的意义,激发他们自我实现和赢得自尊的心理渴望。精神激励的方法有很多,在此仅介绍以下五种:。
1、目标激励。管理学家洛克认为,指向目标的工作意向是激励的一个主要源泉。企业经理人应确定具体的、难度适中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使员工认同并内化成他们自己的目标,从而提升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才能启发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对每名员工在年初均设定一定的目标,设计的目标难度要适宜, 只有那些雇员能够接受的目标才能够提升绩效 。特别是当个人的目标迫切地需要实现时,他们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更为热切的关注,从而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这种目标激励就会产生很强大的效果。
2、荣誉激励。人们希望得到社会或集体的尊重,通过授予员工各种荣誉来对员工进行奖励,这是精神激励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对于那些为社会或团体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予一定的荣誉,这既能使荣誉获得者经常鞭策自己,又可以为他人树立榜样和奋斗目标。企业可以通过授予员工一定的荣誉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每年评出一定数量的“明星员工”、“优秀经理人”、“优秀知识分子”等,评选的数量一般不要过多,否则其激励效果就会降低。同时,荣誉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晋升、外出培训等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比如,对获得一定级别荣誉的员工安排外出旅游度假,会对员工有很大的吸引力,效果比较理想。
3、工作激励。研究表明,员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与工作有关的三种关键心理状态,即对工作意义的体验、对工作结果责任感的体验、对工作实际结果的了解。因此在工作中力求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员工不断超越自我。同时通过赋予员工使命感,让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成果,让从事最平常工作的员工也能充满动力,让工作本身成为员工工作的乐趣和动力源泉。
4、参与激励。现代企业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员工参加民主管理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经理人应为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尽可能提供方便,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有利条件,使其能真正行使应有的管理权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工作潜力。企业要制定一系列制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让员工参与企业政策的制定和日常的重要的生产经营管理,让员工明确企业政策制定的目的,会极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不至于产生“决策是高层经理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的思想,从而可促进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统一。还可以为员工专门设立“合理化建议”奖,奖励那些出谋划策的员工,使员工亲身感受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
5、授权激励。研究证明,员工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自由地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意味着领导不应告诉员工去做什么,而是在员工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帮助。“权力是重要的激励因素”。通过给予员工一定程度的授权,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在授权时应赋予下级责任,层层设立激励点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看激励机制的激励方式(一)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