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浅谈企业文化是激励之源

浅谈企业文化是激励之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在企业里,员工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方向,它关系到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在管理培训的指导下,认为企业的根本利益也是一个方向,它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寻求这两种利益方向的并驾齐驱就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要做到这一点,仅靠管理制度中的制约机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靠激励机制发挥作用。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小编就与您一同分享企业文化的根源来自于激励。
  譬如在证券行业中,制约机制固然重要,主要是指遵纪守法、服从集体道德规范、明确是非判断、防范经营风险等内容,这些原则虽然重要但却并不是万能!毕竟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目的是要赢利、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一味谋求管理上的四平八稳并不是出路,对维持现状、不出问题的道德楷模进行过度鼓励,必定会严重侵蚀、甚至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与其说是方法上的失误,不如说是方向上的失误。但激励机制就不同,它是企业管理对企业经营的一种强有力的拉动,主要体现在绩效考核方面,强调可量化和可操作性,存在明显的价值取向;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必须为各类资源型、经营型、管理型、专家型的人才脱颖而出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必须摆脱以往的那种不注重效率的是非评价习惯,在考评过程中让绩效和能力真正开口说话,必须为留住关键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做到了这些,才谈得上是“人本管理”!才能在企业获得发展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价值!
  有人打比方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经营管理能使企业象一架飞机飞翔在蓝天上,那么客户关系(也就是市场信用)、资金链、技术支持平台、团队创新能力、以及制度建设平台等就是这架飞机发动机螺旋桨的桨叶,但是这些桨叶自己不会转动,必须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动力轴心来带动。那么在企业里,这个充满激励力量的轴心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全员共同愿景(如图所示)。这个轴心恰恰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次。许多企业员工经常参加杭州企业管理培训或开通了网上企业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对企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市场体制的引入,让计划体制下被集体利益高度压制的个人欲望终于抬起头来,人们对财富的欲望形成的合力,又极大的推动了市场化进程。但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个体的欲望永远是一柄双刃剑,把握得不好,整个市场体系也可以毁在它的手里;在企业里也是这个道理,员工个人利益的满足必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达成一个和谐的关系,这就需要经理人对每个员工的欲望进行正确的把握,既要好好发挥它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又要坚决防止它损公肥私。要摆正这个利益观,靠“治表”的制度法规是不可能的,只有靠“治心”的文化才能解决。我们知道,拉动和激励一个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动力,不可能仅仅源于这个企业员工打工谋生(即生存)的需求,更重要的应该是这个企业与它的员工对共同价值和共同愿景的追求。
  我曾多次谈到过企业决策层(“师”)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这种核心作用就是架设共同愿景、提倡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形态有如一个同心圆,能量集中在企业管理中枢上,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它以“核辐射”的形式朝这个企业的各个层面散发。
  一个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管理制度化程度越高,对文化的需求就越大。当市场体制的激励在企业中深入人心,一种进取创新的企业文化就会象一面旗帜迎风招展起来。有了文化的企业管理,必定是一种激情的挥洒;有了文化的企业经营,也必定是一种理想的张扬。这种文化作为一种市场的结果,同时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可以这么说,一个文化发达、价值理念蔚然成风的企业,一定是一个高效管理、锐意创新、品牌响亮的企业;反之,一个只知道以制度“治表”而不知道用文化“治心”的企业,肯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胜出,也不可能获得真正长足的发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