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经理人应当想办法增加奖励的透明度。比如,对受嘉奖的员工进行公示。这种行为将在员工中产生激励作用。以奖励为代表的正激励的效果要远远大于一出发为代表的负激励。
4、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奖励
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若干层次。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员工就会转向其它需求。由于每个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对某个人有效的奖励措施可能对其他人就没有效果。
经理人应当针对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比如,有的员工可能更希望得到更高的工资,而另一些人也许并不在乎工资,而希望有自由的休假时间。又比如,对一些工资高的员工,增加工资的吸引力可能不如授予他“优秀员工之星”的头衔的吸引力更大,因为这样可以使他觉得自己享有地位和受到尊重。
如:每年在内部网络或媒体杂志上做1-2次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可匿名自由发表意见,由人力资源部归纳分析,用于调整公司激励方向,导引员工精神需求并适时出台相关人事政策。例如:内购房屋,优秀员工特殊福利,热情洋溢的节日,生日祝贺,赠送子女保险,乃至对办公环境,信息化设备,办公用品的人性化配备等等,让员工处在“阳光”普照之下。
5、奖励机制一定要公平
员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工作,他们总是在不断进行比较。如果你大学毕业后就有单位提供给你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你可能会感到很满意,并且努力为组织工作。但是,如果你一两个月之后发现另一个和你同时毕业,与你的年龄、学历相当的同学的月薪是2500元的时候,你有何反应?你可能感到失望,同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虽然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1500元的薪水已经比较可以了,但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觉得不公平。
因此,经理人在设计薪酬管理体系的时候,员工的经验、能力、努力程度等应当获得公平的评价。只有公平的奖励机制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6、实行柔性化管理
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经理人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维护他们的权益,实施情感化的管理。柔性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一种实践形式,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通过激励、感召、诱导等方法,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工作。
笔者认为,由于销售部、业务部人员工作自主性强,分散在外,管理人员很难监控员工的整个工作过程并发现问题,所以采用柔性化管理手段可以让员工自觉地去完成他们应该做的工作。
7、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适应竞争、保持常胜不衰的根本保证。因此,企业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得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公司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8、团队之歌
如:团队会议快结束时用片断歌曲做结束,或者比如让大家一起喊个口号什么的,铿锵有力,热情激昂,来激励大家一天的斗志。
9、积分激励卡
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新锐企业,尤其是“80后”的员工,传统意义上的激励方式已经失去诱惑力,要想获得良好激励,经营经理人要多下功夫。
奖励卡片:给需要表扬的员工一张漂亮的卡片,上面写着领导感谢的话。员工可以把它置于桌上,或贴在自己工作间,领导的鼓励抬头可见,哈哈……能不心花怒放,疲惫尽消吗?
10、温情感动激励
工作时间紧或工作压力大,强度大的员工,带薪休假是其需要的奖励,或者组织一些家属或亲人参加旅行派对,并且把活动的照片和图像在部门内进行展出,与大家分享旅行的愉快,轻松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同样是一种激励,甚至比你多发工资还要有效。
笔者建议:比如春节了,中小企业如果安排的开,可以提前几天放假,让员工好买票(一家网络公司就采取了谭老师的建议,让员工提前一周回家,把工作带回老家完成,员工很满意,而且坚持工作到大年30!)或者给员工买一个回家的机票,这都是温情的激励。
笔者在长期的员工激励和企业培训工作中发现,令很多培训师最头疼的问题不是员工激动不起来,而是激动维持的时间太短。当然,人不是机器,我们不可能指望员工在一次上足发条之后就像“永动机”一样运转不停,保持激励“持续性”秘诀不在于经常给员工加压、鼓劲,而在于分解企业的愿景。
标签: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