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要依据不同的特性进行,那么人力资源培训师具有哪些特性呢?
一、不可剥夺性。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本身,是人的价值意义的内在储存和外在行为的表现,是同人的生命力密不可分的,是同人的尊严与权益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不可剥夺,不能压取、不能骗取、不能夺取,只能在任用中通过良好的管理、良好的政策、制度与技术方法使其自觉地运用与发挥。
二、社会性。人组成社会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时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国别、地域,都会反映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信仰性、时代性、地域性、国别性、民族性、文化性、职业性、层级性、财富的占有性等。人力资源的社会性要求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注意社会政治制度、国别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力,特别注意开发措施的人群针对性。
三、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培训、储存、运用,是同人的生命年龄有直接关系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资源效力,这种不同既受自然属性的制约,又受社会属性的制约。时效性要求人力资源开发要抓住人的年龄最有利于职业要求的阶段并实施最有力的激励措施。不同职业人最佳开发年龄段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职业人的年龄增长实施及时的开发对策是开发的正确选择。
四、能动性。能动性是人的自然价值追求性的反映,是自找意识内力推动的结果,是人力资源的自主运动行为。能动性,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是认识的外在表现与结果。能动性,有正向与负向之分,表现对社会的价值作用不同。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应注意使被开发者产生正向能动,减少和避免负向能动。
五、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源的个体差异性表现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价值观、兴趣、性格、智力、资历等。这种差异性为人力资源的不同运用方向、优劣区分、针对性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不同开发对策的提出提供了依据。研究差异性,找出规律性,是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