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以来,员工持股开展数量开始回归常态,跌破成本现象大幅缓解。从国企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共有58家国企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招商地产等六家央企上市公司正积极试水。据悉,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将很快推出。
在不同阶段员工持股的不同模式开展情况有着不同特征:
6月底7月初的非理性大跌使得上市公司开展定增的积极性有所减弱,非公开增发模式员工持股急速下降;
8月以来由于股价处于相对低位,二级市场购买模式日趋活跃,相对非公开增发本期二级市场购买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投资角度来看,目前跌破锁定价格的非公开增发模式目前也具有较明显的投资机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非公开增发模式只是提前锁定成本,真正的融资完成需等监管批复后才能实施,而目前跌破成本的状态不利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的顺利开展,会提升大股东对股价的关注度。
实际上,早在5月国资委发布的中就提出,2015年,国资委将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推行员工持股是顶层设计文件以及混改文件的重点之一,方向是肯定的,但操作上是谨慎的,路径是试点先行。员工持股是进行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改变国企的股权结构,提升国企的市场化程度,在今后将会更加普及。员工持股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将使得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达成一致,并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随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以及国企员工持股文件的出台,将加快国企推动员工持股的进程,在政策的推动下,一些还处于犹豫阶段的国企不得不将员工持股计划提上日程。此外,国企员工持股文件中有望提出更为完善的员工持股体系,从而提升国企实行员工持股的积极性。
资深股权激励专家薛中行老师的课程中薛博士将手把手教您如何从五个方面思考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及如何结合几大股权激励要素;让您通过五步连贯的系统设计初步构思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股权激励模式。
通过系统把握股权激励设计的五个步骤,客户可初步自行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股权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