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也如此。于是,自古以来,大凡智者都崇尚“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唯才是举”、“量才录用”的方略。一些知名企业的用人之举,确实令人才欣慰,值得效仿和借鉴。
共同理念,品质为重
技术和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与企业文化相符的良好个人习惯却与个人品质有关,需要长期培养。企业用人,已从过去的对技术和能力的严要求,逐步向良好品质和习惯发展。
内部流动,合理安排
楚人的故事早已妇幼熟知,聋、跛、盲、哑,可谓苦难连天,楚人却安排得妥妥贴贴,生活不缺衣少食。厦门建发集团就建立了良性互动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允许员工内部“跳槽”、申请调换岗位,择优重新录用,使员工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不求最好,只需合适
鞋子是合脚的最好,穿起来舒服,行起来稳健,企业用人也有同感。联想集团“用的人才都是适合联想的,但并不一定都是最优秀最好的人才”,只要能胜任工作,合适的就提升”。在这样的企业里,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大家都在向“最好”努力,这样的企业能不欣欣向荣吗?
能上能下,复合轮训
自古以来,国人的“官本位”热情一直不减,但对以生产制造为主的企业,人才能上能下是要有一定勇气的,同时也是必走的一条用人之路。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50强之一的东方电子,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旧观念束缚,近几年来有一大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走上了中层和公司领导岗位,同时也有20多名中层管理以上领导干部在竞争中下岗。
本事吃饭,业绩提升
现在,干与不干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了,“混”日子的念头好景不长。一是行政职务上的提升,走“干部”路;二是专业业务上的晋级,走“专家”路。一个能力突出的员工,即使什么行政职务都没有,也同样得到认同;一个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高级专家,其收入完全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该系统中最高领导者的收入。 搭建舞台,不树框架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给人一个舞台,激发潜能,比条条框框中循规蹈矩,收效要大得多。
以能定职,因人定岗
很多用人单位奉行“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在信息咨询飞速发展的“E”时代,以能定职,因人定岗也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在市场前景广阔的服务业、咨询业、信息情报类部门中,一人多职,依能设岗越来越被广泛采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有了归宿感和认同感,实现了自我价值,留住人才自然不在话下了。看来,用人是最关键的一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