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股市跌宕起伏,让无数人盯着大盘不敢眨眼。而南京各个写字楼里,年轻的新股民们也让办公室刮起一阵“炒股风”。29岁的南京小伙小郭坦言,因为担心“见个客户耽误好几万”,他实际上在股市收盘之后才紧紧张张地赶工作。
小郭坦言,看到股市涨了,自己无心工作,觉得挣得不如炒股多;跌了,更没心思干活,直接一心盼着下班。单位里,和小郭一样的“股人”还有不少,上班前要点评股市,收盘后又要点评股市,大家还建了微信群,随时分享消息。小郭感叹,因为炒股,同事间的关系第一次这么亲密。
员工心不在焉,让不少企业老板十分着急。广州的一家公司在6月底干脆发了“禁股令”,明令禁止员工上班炒股,发现一次当月工资下调30%,发现3次予以辞退。但同时表示,这只是阶段性措施,以后可能会放宽。
但也有重庆企业眼看着“拦不住”,干脆放开。从6月底开始,每天上下午各开放半小时看盘;其余工作时间不得炒股,一旦发现有人违规罚300元。多人违规,允许看盘的1小时福利取消。
不过经过调查发现,几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普遍表示,暂时没有计划针对员工炒股采取措施。某贸易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郭先生表示,其实大部分企业和他们想法一样,对员工炒股都“不太支持”。“一方面耽误工作时间,万一亏了,更影响工作心情。”
由于单位网络原本就有限制,所以员工没法在电脑上炒股,但如今智能手机普及,大家都用手机炒,因此“根本禁不了”。“员工有时看看手机,公司也不好管。”郭先生说。而另一方面,不少员工透露,他们并不担心公司会“禁股”,“领导都在炒,怎么禁?”
业内人士也提醒,股市风险很大,一旦把握不好,可能会被套牢,乃至血本无归。对于非专业级的股市新手来说,千万不要放上全部身家,甚至卖房借钱,建议用身边闲钱投资即可。至于学生,则不建议牺牲健康来炒股,即使是为了锻炼能力,投资也要有度,如果奔着“一定要赚钱”的想法,很容易失去方向。
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最需要“理”的“财”,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企业对员工要爱之、利之、安之,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研究其心理,满足其需求,改善其环境,激发其潜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人,能够更好地把有限的心理能量投入到外界建设性的事务中去,能够更自然地开展工作,更大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提升工作效率,这对于取得成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