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结束时,通常都需要面试官写面试评语。但有的面试官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写的面试评语尽是些“各方面条件合适,建议录用”、“不合适,淘汰”等泛泛而谈的语句,一点反映求职者个性差异的素质评价描述都没有,写了等于白写,毫无意义,需要改善。
给应聘者写面试评价,特别是初试、复试环节,这一做法有几个好处:
一是帮助理清面试问题,带着问题面试提问,你的思路会很清晰,同时也记录下应聘者的关键优缺点;
二是给复试时提供依据,在复试过程中利于把控重点;
三是便于未来存档,特别是人事档案归档入库。然而,现实中我们有的面试官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写的面试评语尽是一些“各方面条件合适,建议录用”、“不合适,淘汰”等泛泛语句,这样就毫无意义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写好面试评语,总的来说是一件基本功问题。一是言简意赅,面试评语不可长篇大论,字字千斤才行;二是有逻辑性,主观上、客观上的感觉是什么,个人优势与不足是什么;三是有参考价值,为复试或录用时提供第一手依据,考察应聘人员的重点指标是否都反映出来了;四是形成结论性意见,是否复试或淘汰的建议。
要想写好面试评语,由人力资源管理者牵头,对面试评价标准进行界定和培训,将候选人的情况分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发展潜力、求职动机。
如果某个方面比较难以界定,则再进一步细分,例如沟通能力可以分为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个维度。总之,平均标准要尽量让面试官们即有大致的标准,又能保持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以更全面地了解候选人。与此同时,面试评价标准实际上是企业的用人、晋升等评价标准的一部分,在这方面经常沟通交流,统一看法,对企业发展的好处就不言而喻啦。
面试评语应当想办法让面试官随意评价的行为受到约束,使评语更加规范统一,让他们“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更不是简答或问答题”,这样,虽然死板了些,但更标准、更规范,能够较大程度控制人为因素影响面试结果,也能够让审批的上司们看得更清楚,也是对应聘者、用人部门和公司高度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