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人力资本及其价值提升

人力资本及其价值提升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在这个高呼“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价值在组织中日益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愈来愈受到的重视。作为一个主角,“人力资本”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本文从这一热点话题入手,探寻人力资本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19世纪的著名经济学家麦克德鲁曾经指出:资本是用于增值目的的经济量,任何经济量均可用为资本。可见,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增值的经济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货币形式,更包含着丰富的形态:如金融货币形态、实物资产形态、专利技术形态、自然资源形态、无形资产形态等。在新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优秀人才正带给企业前所未有的增值,而缺少人才的企业注定要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已然具备成为资本的条件。

但是,“人”作为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影响力因素,为什么到今天才被视为一种“资本”呢?当人仅仅被视为“劳动力”的时候,只能在既定规则下组合、使用资源,对企业带来的价值限定在岗位职责的范围之内,人的价值仅仅体现为劳动报酬,当然不能称其为“资本”。而今天,随着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相应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动,只有人才能开创性地整合、调配资源,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人也就自然便成为一种“资本”,必然要求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人还是人,但只有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方可凸显其独特价值,成为资本,并开创性地整合、调配资源。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价值,内在的原因在于其拥有“素质”。当然,人本身并无价值,只有在承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力、价值观等素质要素后,并将其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对企业做出贡献时,人才真正具有价值。因此,人本身不是资本,人所拥有的素质才是资本,人与素质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力资本”。

由于人力资本的核心是素质。要认识人力资本的特点,需结合资本的特点和素质的特点进行分析。

资本的特点可以从“是否容易贬值”和“是否容易流通”两个角度来考虑。根据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价值观等:

知识技能 职业素养体系中的表层部分,易于被挖掘和开发。但因为知识技能更新太快,且容易被别人掌握而变得不稀缺,所以其贬值也会比较快。

能力和价值观 素质体系中的深层部分,比较难于开发。但是能力和价值观是比较稳定的,因而不易贬值,更有可能引起人力资本的增值。例如,ibm的前任总裁郭士纳是从食品业转入it业的,体现其价值提升的主要是其“能力和价值观”素质,并非“知识技能”。

素质由于附着于人,就增强了其灵活性和流动性;由于其可以被不断提升,它的价值也有不断增大的可能。所以,人力资本之所以能突破物质资本的限制,拥有“非同质性”(同质性是指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体现在素质上。

综上可以分析出:高价值的人力资本需具有不易损耗、流通性强、增值潜力大等特点。

人力资本的增值在于素质的提升。在企业中使员工获得素质提升的途径是培训。在这里,培训不仅仅指专业知识的教授,更指平时的自我学习与提升、设定有挑战性的工作、营造良好学习的氛围、形成有激励性的管理风格、开创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一切有助于素质提升的组织行为。

由于不同的素质在人力资本构成中的价值不等,为获得更大、更有效的人力资本提升,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