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为何企业“招工难”变成“不愿招”?

为何企业“招工难”变成“不愿招”?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用工价格是反映劳动力资源短缺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来看,企业用工需求量降低,一方面会加大农民工就业难度,另一方面也会使一些行业农民工工资快速上涨势头受挫,令不少人收入增幅放缓,甚至停滞。

从2014年以来,受到总体经济形势影响,包括各地企业职工工资基本没有上浮,有的甚至趋于停滞。随着各地房地产开工增长速度放缓,用工需求减少,农民工收入增幅也相应降低。房地产、家具等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还出现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情况,导致部分员工就业困难。

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2月2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2014年中国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9.8%,比前一年回落4.1个百分点,比“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幅20%左右的速度相比,降幅更是明显。

受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企业正从“招工难”变成“不愿招”,短期内农民工就业压力反而可能增大。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部分企业招工意愿低,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不得不“瘦身过冬”。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0.8%,自2009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1%。相关数据也显示通货紧缩风险正在加剧,制造业企业将受到冲击。

一些劳动就业部门的干部及专家表示,面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要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全面释放就业驱动力。此外,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调动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

从目前各省区市公布的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来看,大多较2014年有所降低。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不足,加上传统吸纳就业大户的制造类企业招人意愿降低,双重压力对2015年的就业形势带来严峻挑战。

短期来看,虽然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不断增加,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释放出预想的就业驱动力,加上传统制造类企业用工需求的减弱,导致整体岗位数量在减少,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在减弱,尤其是青年和大龄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一些专家认为,为了调动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尤其要降低社保缴费负担。他们建议,短期内可考虑以部分盈余的社保基金(例如失业保险基金)为基础,发放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稳岗补贴,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随着众多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改造进程加快,减少用工规模将成为其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对此,各地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继续营造良好的创业营商环境,全面释放就业驱动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