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若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那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如何才能招到与企业“合拍”的人才呢,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不妨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归纳分析
即归纳填补职位空缺后希望获得的成效,然后分析能够取得这些成效的人选。这一阶段所做的一切对后续两个步骤,面试和评价至关重要。其结果为要求候选人所具备的素质提供了依据。
首先需要列出你对这个员工的表现有何期望。填补这个空缺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成效?能满足什么需要?希望达到什么结果?期望一旦确定,就可以准备这一阶段的下一步工作了。此人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实现你对他的期望?答案来自两个方面:成功模式和个性特点。
那么什么是成功模式?成功模式由经验、成就和技巧组成。它不取决于有多少年的经验,重要的是应聘者在相关经历中取得过什么成就。只有一年经验的人很可能在能力上并不亚于一个把一年经验重复了十遍的人。而每个公司都应该有一个普遍的个性要求,它决定公司的个性。包括,什么样的个性?展现给外界什么形象?如果你的公司是个充满活力、行动迅速的机构,那么应聘人也要具备这些特质。
第二步:面试
面试的基本前提是求职者将来的工作表现会跟过去相同。如果了解了候选人过去取得过什么成绩以及如何取得这些成绩,也就大体知道了他今后的工作表现。成功完成面试的最好办法是利用分析阶段的成果,即明白对候选人的要求。他们应对公司做出何种贡献以及他们将来如何与公司协调一致。如果没有分析阶段,面试就成一般对话了。
面试前,要决定你将花多少时间调查候选人哪些方面经历。相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而言,跟年青人谈话时应该更注重于他们的教育背景。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则应深入了解最近几年取得的成绩。面试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让候选人不断说话。因为,你的兴趣在于候选人说什么,以及他们所说的是否符合你所要求的成功模式以及个性特点。
此外,开放的、需要展开讨论的问题效果较好。诸如你喜欢上一份工作吗?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你很可能只会得到一、两个字的答案,从中几乎得不到任何有关候选人的有用情况。而这样问就好多了:你喜欢上个工作的哪些方面呢?
第三步:评价
在面谈及找出合适的候选人之后,就应该对他们做更仔细的评价。把最后的人选与分析析阶段得出的要求进行比较,然后在候选人之间再进行比较。分析在面试阶段得到的信息,确定该人选是否具备你所期望的成功模式和个性特征,是否完全具备,或不太具备,还是不能确定?
在比较两个最佳候选人时,综合一个候选人的所有评价结果,将由此而得到的整体印象与另一个候选人所有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其中一位哪些方面比另一位强。必须服从直觉,直觉在招聘中起非常大的作用。即使整个招聘过程都没有问题,但是假如直觉中有一种声音在耳边低语的话,就必须把它调查清楚。如果在选择过程中不能消除心中的疑虑,最好不要聘用这个人。
此外,核实情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旦你认为完全了解每位候选人,了解到他们是否真象他们所说的那样,觉得他们能适应工作,这一过程可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