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20日发布了国内首份县域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县域电子商务正处在快速崛起阶段,电子商务对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显现。
报告首次发布了“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简称“电商百佳县”)榜单,其中,义乌名列榜首,永康和海宁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浙江入围“电商百佳县”的数量最多,达49个,江苏、福建分别有14个和13个县入围。
要知道县域经济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GDP占全国约50%、人口占全国约70%。随着县域企业和消费者应用电子商务日益广泛和深入,电子商务对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显现。
报告还显示,根据全国各省市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32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可以分为六个梯队,其中浙江是第一梯队,上海、江苏、福建、北京、天津则构成第二梯队。第一、二梯队优势明显,包揽网商指数前五名、网购指数前六名,且其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远高于第三至第六梯队,呈现出网商和网购“全面发展、综合领先”的特征。
阿里研究中心发现,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呈现“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特征。从产业特色来看,有“贸易引领型”(如义乌)、有“制造引领型”(如永康);从成熟度来看,有“网商领先型”(如舒城),有“网购领先型”(如敦煌),有“网商网购综合领先型”等(如海宁);从发展动力来看,有“网商驱动型”(如睢宁),有“电商服务商驱动型”(如遂昌),有“网购驱动型”(如锡林浩特)等等。这与县域经济本身的多样化密不可分。
这份县域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是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I)”编制而成,2013年,全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均值为7.45。此外,县域拥有巨大的消费者人群,是中国网购消费的新增长点。阿里研究中心分析发现,2013年县域网购消费额同比增速比城市快13.6个百分点。
此前,淘宝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县域人均网购54次,超过一二线城市的人均网购39次。相应地,县域人均网购金额也超过一二线城市。究其原因,在于通过互联网,县域消费者可以买到在当地无法获得的商品,且费用显著低于当地实体零售店。
从数量来看,在全国的“电商百佳县”中,来自浙江的县市多达49个,接近半壁江山,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省市。从地理分布来看,浙江的“电子商务百佳县”广泛分布在全省十个城市,浙江县域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与其县域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全国“百强县”榜单中,来自浙江的有30个。2012年,浙江县域经济占全省GDP约三分之二。 浙江县域经济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浙江县域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与其县域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全国“百强县”榜单中,来自浙江的有30个。2012年,浙江县域经济占全省GDP约三分之二。浙江县域经济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