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假相,当然也就有躲在假相的迷雾之后的真相。管理的假相就像是错误的地图,会带到错误的终点。卓有成效的经理人,当然要携带一本正确的地图。
管理是经理人的职业技能,我就先破除一个关于经理人的假相——就是认为经理人要有下级,而有了下级就是经理人。
经理人是什么?我举三个定义。
第一个是的定义。这本词典其实没有经理人这个词条,不过它对管理的定义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那么与之对应,经理人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的人”。
根据这个定义,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该是经理人。
第二个是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定义。在强调管理上司也是经理人的职责时,他说:经理人不是“负责下级工作的人”,而是“负责自己的业绩所依赖的所有人的业绩的人”。
根据这个定义,有下级的人应该是经理人,因为他的业绩依赖于下级的业绩。没有下级的人,如果他的工作业绩依赖于组织中的其他人,也应该是经理人。而今天的组织中,很少人的业绩能够不依赖其他人。因此,组织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该是经理人。
第三个也是德鲁克的定义。在强调经理人的有效性时,他给出了经理人的又一个定义:“在一个现代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经理人。”
根据这个定义,有下级的人不一定是经理人。德鲁克举的例子是制造业的工厂领班,因为他们并没有对组织的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力,他们“对其下级的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及工作方法,他们既无责任,也无职权”。
而没有下级的人可能是经理人,比如一些知识工作者,他们尽管没有下级,但是做出的决策可能极大地影响公司前程。德鲁克比较两家竞争企业的市场研究员,一位可能有200个下级,另一位可能只有一个秘书,“然而就这两位市场研究员做出的贡献来说,却无太大差别”。
这三个定义至少有两个共同点:都承认没有下级也可以是经理人,都用成果而非职位作为衡量标准。因此想当经理人的员工,追求的不应该是职位,而是成果;那些身处所谓的“管理层”的经理人,如果没有成果,也不是经理人。
经理人的真相,就是经理人不在于有没有下级,而在于有没有成果。类似这样的被假相掩盖的真相很多,至少还有十大假相,以及与之对应的十大真相。
一、自我管理。假相:管理从管理下级开始。真相:管理从管理自我开始。
二、团队管理。假相:团队只有一种,管理的方法相同。真相:团队不只一种,管理的方法不同。
三、管人。假相:员工是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真相:员工是人。
四、职场。
假相:向下管理是经理人最主要的职责。真相:向上管理也是经理人的重要职责。
五、领导力。假相:领导力是魅力,或者是随职位而来的权力。真相:领导力是效力,是学来的和赢来的影响力。
六、企业的目的。假相: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真相: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为社会做贡献。
七、顾客。假相:顾客是上帝;非顾客不重要;所有的顾客都一样。真相:顾客不是上帝;非顾客很重要;对顾客要区别对待。
八、企业文化。假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真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内在的价值观。
九、中国制造。假相:世界已经进入中国制造的时代,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真相:世界还没有进入中国制造的时代,先把中国制造做好。
十、大师。假相:管理大师为经理人提供答案。真相:管理大师启发经理人发现答案。
前面谈到的经理人的三个定义,也有不同点:它们强调不同的成果。第一个定义关注任务,强调个人业绩。第二个定义关注人,强调团队业绩。第三个定义关注组织,强调组织业绩。从管事到管人,再到管理组织,这是经理人的三层境界。
成为经理人不难,关键是成为哪一层次的经理人。只有掌握管理的真相,才能成为高层次的经理人。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那张正确的地图,帮助经理人顺利地达到第二层、乃至第三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