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职位上,你可能如鱼得水,也可能举步维艰,或者更多的,你是默默无闻。你可能在一个企业准备终老此生,也可能你准备明天就换工作。请花点时间看下这篇感悟,也许,我们存在共鸣。
在一个职位上,工作时间久了,对一些跨国公司。由于有着规范的管理经验,和很多总部的支持,你总是处于一种感觉”怀才不遇“;对一些跨国公司出来,在民营企业做顶梁柱的人,由于处处以你为准,你可能总是感觉,怎样才能再进一步呢?
在一个职位上,其实你应该花点时间想想:我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的工作职责,是不是和我的职位想对应呢?也许你会对自己职责和职位的对应关系非常自信,但不妨这样想一下:在一些跨国公司,不只是知名的几个,他们对于这个职位的定义是什么?或者,从猎聘网上了解一下,别人在做什么,别的公司在做什么?我的工作内容,和国际公司比较起来,是否缺了点什么。
先纠正一个错误理解,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长处,即使你认为他的老板只是一个土老帽,但他某一方面的能力,可能是你永远无法达到的—-这就是企业为什么能够生存的秘密。
比如在一些招聘广告中,我们常常会看看”job responsibility“,这些内容其实是企业最想得到的,虽然企业本身可能没有达到这些要求,但他的招聘管理广告中,一般是最全面的。所以不妨对照一下:我们到底缺少什么?
有很多人其实一直在跳槽,在换工作,其实每个公司都会给你提供一个舞台,而你就是舞台上的主角。一台戏的好坏,主角和舞台其实不存在错误,错误的只是主角和舞台的不匹配。所谓适者生存,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让环境改变你好了。在一个职位上,一个舞台上,学习他的长处,等你将这个长处学会了,也许你就不会想到离开了。
每个职位,都有其内涵,内涵无所谓对错,只有多少的区别。比如有个地方将供应商管理归到财务部,有个公司则归口到采购部,都有其道理。但关键是供应商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内涵,你是否了解。你也许感觉自己做的很好,但也许你的老板看到的,是你不足的一面,而那一面,也许正是这个职位的一部分,所以你不能升级。
看清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学习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了解职位的内涵,你可以无往不胜;反之,你可能会随时碰壁。每个人都有软弱的一面,每件事都有其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做的,只是发挥长处,避开”负能量“,发展自己,同时也使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