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企业绩效考核的实施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难免会有不良的绩效考核,不良的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制定了绩效考核但是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绩效考核是一根指挥棒,它决定了企业行为、经理人行为和员工行为。那么,企业如何避免不良的绩效考核呢?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做一份实施面谈的行动计划,并做好相应准备,在这个计划中除注明举行面谈的时间和地点、会谈的议题和议程外,还要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预测:防碍纠正行动成功的障碍将会有那些?并制定出克服这些障碍的办法。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规范管理行为,让经理人有清晰的管理数据记录,比如说,你想到导正一个员工的经常迟到行为,面谈时,使用类似“王敏,你这个星期已经迟到两次了,周一迟到了15分钟,周二迟到了20分钟,你能说明下导致你迟到的原因吗”这样的语言,明显比“王敏,你近期老是迟到,是怎么回事?”有力地多。在客观实际的数据记录前,可有效引导双方把关注点放到情境、事件或行为尚,而不是针对个人,“对事不对人”是进行坦诚对话的基础。
第三,思考如何纠正员工绩效。金无赤金,人无完人,眼睛揉不得一点沙子的经理人,往往就会对员工的言行吹毛求疵,这时候要问三大问题,“员工现有绩效与双方协商好的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员工现有绩效的负面影响大吗?这个负面影响大到你必须采取纠正行动吗?”第三个问题:“有无员工不可控的因素造成了他的绩效问题”。然后找到原因,最终帮助员工解决绩效难题。
此外,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也可以通过讨论,制定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改善计划。在这过程中,经理人对员工敌意的反映要有思想准备。充分保持冷静,不要攻击对方,即使受到攻击,你要证明你组织这次讨论的目的不是想参与到个人争斗中去,并且要证明你把绩效或行为问题看做是很严重的事情,让员工感到改变是必要的。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要将整个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若是一次更正式的、组织化的纠正讨论,并在讨论后给了员工警告或记过的处分,还需请经理人和员工在讨论记录上签字确认,这可作为以后要解雇该员工时的证据。
当然,要将整个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若是一次更正式的、组织化的纠正讨论,并在讨论后给了员工警告或记过的处分,还需请经理人和员工在讨论记录上签字确认,这可作为以后要解雇该员工时的证据。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让部属能与你交互做出反应。询问员工对当前现状的意见、他对自己纠正现状的想法,以使员工认清问题,并积极担负起解决问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