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请来楼下收快递”这句话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快递员也被大家称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而随着“双十一”的到来,狂欢还未开始,悲剧却一幕幕的上演。据悉,10月30日中午,刚入行3个多月的快递员邱厚金,悄无声息地倒在送货路上,人们发现时,他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作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快递员的超高月薪被网友羡慕嫉妒恨,不过钱终究买不回生命。
据邱师傅的妻子介绍,丈夫之前身体没什么毛病,常规体检也是一切正常。“就是干了快递之后,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工作很累。”像邱师傅这样因为高强度工作而猝死是意外事件,但快递行业的工资算法是极低的底薪加提成,也就是说,想要挣更多的钱就必须拼命。在这样的行业生态下,快递员生活不规律、劳动强度大早就成为常态,也成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距离“双十一”电商大促不到一周的时间,电商、快递、消费者均已进入“备战”状态。昨日国家邮政局预测,11月11日至16日6天时间全行业处理快件量将超3.23亿件,最高日处理量可能突破7000万件,比去年翻了一番多。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今年来快递企业针对电商快件大打价格战,不少快递员收入少了却更辛苦了,在“双十一”高峰前干脆选择辞职或者转行。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频繁促销使得快递量是起来了,但电商快件的价格却是一路下行,同样的收货量,快递员收入少了而且也更辛苦,部分网点甚至换了一票人,包括老板在内”。申通快递的一位快递员表示,虽然业务高峰可以多挣钱,但完全是靠拼体力挣来的,去年双十一的工作量是平时的1-2倍,每天收派件数量接近200件。
据了解,今年8月份以来,包括韵达、中通等快递公司在行业掀起电商快件的价格战,旨在淡季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直到目前仍在进行。以广州到上海为例,针对电商卖家去年价格在7-8元,而今年在价格战拖累下,行业价格已经跌至5-6元。
其实,每年的双十一后,都是快递员辞职的高峰期,因为实在是太累了,而且一个月后就是另一个“网购狂欢节”双十二,压力太大,加工资才能留下一部分人。当然,快递员的工资并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吓人”。“工资都是我们用命换来的,但也没有那么高,快递发不完、发错了、发丢了我们都要被批评,还要赔钱。而且工作实在是太累了,身体已经吃不消了。而且年底各种购物节、圣诞节、元旦和春节那么多的节日连在一起,几个月连续的大量工作,谁都受不了。”
快递行业门槛较低,人员流动性本来就很高,所以快递公司长期都有招聘等计划,“总体上感觉今年来流动性更高了些,行业竞争加剧后业内跳槽也变多。因为工作量逐渐加大而且收入也没外界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年轻人刚做了几个月就辞职,负责优质业务区域的快递员相对稳定些。”
为了应对快递高峰,国家邮政局几次召开电商与快递企业信息对接会,通过预测销量确定了“集中下单,错峰发货”的分流调节原则,要求快递企业按照每日最大处理能力与电商企业衔接发货批次和数量,避免出现“上游集中放水,下游快件爆仓”问题。
马云称,“双十一”促销更像“感恩节”,希望给消费者实惠。商家让利当然算得上感恩回馈,不过,感恩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若每个卖家以诚待客,买家不仅感谢卖家给出的优惠也真诚地对快递员说声谢谢,而快递员对暴涨的快递量存感谢而不是抱怨,向寒冬中辛苦奔波的快递员说声谢谢,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