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指出2012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9%,民企成为吸纳就业的最大“海绵”,本科毕业生中45%进入民营企业;另外,由于工资收入较高、职业发展前景较好,金融业成为最吸引大学生就业的行业领域。
另一方面,2013年的大学应届生也到了离开校园的时候,与前段时间相比,越来越多的应届生开始放低身价,到民企寻找就业机会。很多同学表示,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与一个月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面对“最难就业季”,希望“先就业后择业”。
根据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了解到,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相比,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大“海绵”。显示,2012届本科院校中有45%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1%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
其中,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是规模300人以下的中小规模用人单位,占48%。本科毕业生在这一项的比例占到40%,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不过,这并不是大学生与企业的“两厢情愿”,多数大学生仍最青睐“铁饭碗”。根据“就业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高达69%,而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
2013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多达699万,比2012年增长1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其中,2013年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杭州在全国2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19。虽然竞争与很多城市相比,略微宽松,但是到目前为止,杭州各大院校应届生的签约率与往年相比仍然有所下降。
在6月初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应届生表示,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好工作。当时,不少应届生有就业机会,但是选择了放弃,希望继续寻找自己更满意的工作。6月初的数据显示,2013年杭州地区不同性质企业的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由高到低依次是:上市公司、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国企、合资、民营企业。
到了7月初,应届生对于就业开始焦虑。对于应届生的这种转变,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就业专家表示,这说明应届生开始脚踏实地,找准自己的定位。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建议“很多大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太高,眼高手低,总想找待遇好又清闲的工作。其实,大学生应该通过先就业,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同时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要分析行业的特点,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这个平台可能为你创造的未来发展机会,去综合评估与自身的匹配度。此外,也可以多关注工作本身的成长性,一家好的企业会很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这样的企业会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规划和个人的历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