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绩效管理不佳,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怎么办?

绩效管理不佳,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怎么办?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某企业是一家从事机械生产的企业,随着近年来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老板发现原有的粗放型管理已然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于是乎在企业内部开始制定了一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以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能够跃上一个新台阶。然而结果却让老板大吃一惊。经过10个月的执行,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绩效考核表看上去虽然清晰了不少,但是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是干得最好的却是绩效最差的;二是考评工作效率低下,且各部门对考评工作普遍有抵触情绪;三是虽然工作成绩相当,但在不同部门工作的员工的绩效却相差很大;四是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开始减弱,一些员工呈各自为政状态;五是经常出现订单不能按时完成的情况,引发了很多客户的索赔,损失自然不少;六是由于绩效考核引发了种种问题后,销售额首次出现了下滑。

其实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绩效不应该仅仅只是绩效考核,而应该是绩效管理。只有以战略管理的高度将绩效和企业本身的种种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出绩效考核的最佳效果。如果仅仅是一个刚性的制度,反受其害。

首先必须要明确考核目标,要由企业老板牵头,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组成了领导小组。共同制定总体考核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部门,确定了各部门的考核目标。不再像原来的拉通考核一刀切的做法。

也可以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组成;针对各部门员工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各自选派的代表与该部门负责人组成。另外,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考评的组织与执行、对考评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被考评人员的沟通等方面工作。主要考评人为公司领导代表和本部门的负责人。

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就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所以考评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因此所设立的考评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范围。另外,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而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则基本相等。

根据各部门考核目标和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的深入认识,制定了各部门的考评项目。如果部门中岗位之间的差别很大,在制定考核项目时就做一定的调整。人力资源部负责做细、做好每一方面。企业管理中,利益机制永远是一切驱动力的基础。也是一切管理体系的核心。所以,在关于设计部门的绩效考核方案中,要追加结构性的薪酬激励。

如果将绩效考核仅仅作为一种战术考虑,不能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长远战略联系起来,那么必然会变成一种狭隘而刚性的制度,成为纯粹的为考核而考核的制度。实际上,在现代企业中,特别是管理不成熟的中国企业,绩效考核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战术行为,而应该成为一种战略管理。只有以战略管理的高度将绩效和企业本身的种种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融合起来,才会变成一个有活力的制度。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