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论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企业培训师观点:论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成为卓越的领导者是企业经理人追寻的境界。现实中经理人不要做“晁盖”,而要学“宋江”。要赢得人心;要成就对方同时成就自己;要为自己及下级提供表演和成长的舞台;领导者要成为下级的导师、教练、朋友的综合。要强调:让资质平平的下级能超水平发挥。

晁盖,中开创梁山基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武艺高强,仗义疏财,为人豪爽,且胸怀宽广,确实赢得了下级的信任、信赖和信服。但其与后来“入职”、资历尚浅的宋江相比,明显进取心不强—不考虑怎样把梁山事业的平台做大,或者为下级谋个好的将来,而且也不提升自己能力,去建功立业,只是坐吃山空,吃创立基业的老本。

所以,作者施耐庵只好让他在梁山事业高潮到来之前,就牺牲在曾头市。相信,如果他健在,被宋江取而代之也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宋江与之相比,眼光敏锐,洞察力很强,知人善任,肯于帮助落难的朋友,喜欢结交高水平的英雄好汉,“入职”前已经有了极高的美誉度,甚至赢得了业界的“崇拜”。更重要的是,他“入职”后,还在不断进取,延揽英雄,时刻想着把梁山的事业平台做大,想着为手下的弟兄们谋一个好的出身,与对方互相成全,最终成为梁山的绝对领导者。

经理人的领导力对组织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很多经理人都在苦苦寻求如何提升领导力,成为卓越领导者。然而,现实中不乏有经理人会犯“晁盖式”的错误,习惯于依靠管理的职位来影响下级,只有经理人的职位而没有领导力,忽略考虑下级的成长和职业发展,忽略自身的不断进步,最终导致管理的失败,影响整个组织的长远发展。究其原委,是对领导力本质缺乏足够认识,没能区分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从学术角度来讲,管理是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是不基于职位影响一群人在团体利益的框架之内去实现个人利益的能力、行为和过程。领导与管理是相互联系的,但二者并非等同的关系。在管理的过程中,仅有管理,仅仅基于职位影响下级,仅有组织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提升领导力,即提升自己不基于职位影响别人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现在企业要求经理人会管理更要会领导。正如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所说:“别再沉溺于管理了,赶紧领导吧。”过去的经理人是“经理”,其表现是控制者、干预者、约束者和阻挡者;现在的经理人是“领导”,应该是解放者、协助者、激励者和教导者。

真正的领导力应该是不基于职务赢得下级的信任,同时互相成全、共同提升。下级因为领导者的能力、风范,而服从、忠诚于领导。具体表现为:

第一,领导者赢得下级自觉的追随,下级愿意提升自己。下级的这种追随是建立在自觉、认同、非制度化的的信任。这是一种柔韧、持久、结实的关系维持方式,即所谓“赢得人心”。

第二,强调成就对方,同时成就自己。领导者与下级互相成全,这是一个双向良性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领导者要满足追随者更高的要求,为追随者提出更高的共同目标,实现更多的共同利益。

第三,领导为自己及下级提供表演的舞台和进步、成事的氛围。领导者是下级的导师、教练、朋友关系的综合。尤其要强调的是,让资质平平的下级能够超水平发挥。

需要强调指出,领导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领导者不是终身的,当领导者进步变慢,或者不如追随者进步的快,这时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位置就可能颠倒。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培养领导力和提升领导艺术,也是一个学习、实践、行动、感悟、思考的过程。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