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一项新的课题,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探讨目前还处在初级摸索阶段,中国公共部门实施激励机制以来在机制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一)以激励为核心,转变思想

由于我国公共部门具有明显的“官本位”和“科层制”特征,这种思想体系不利于激励机制在公共部门中的运用,影响公共部门效率的提升。因此,公共部门人员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把自己定位于“公仆”的角色,并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学习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使自己的个人目标服从于组织目标。

(二)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国外一篇研究综述考察了80篇有关激励方式及其对员工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得出:以金钱作为刺激物可以使生产率平均提升39%。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公职人员的相对工资水平确实还有较大的提升余地。考虑到我国国情,大幅度提升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或者说对公职人员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并不现实,但公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应在分配上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实行公职人员福利货币化、工资化政策也是提升公职人员收入水平的有力措施。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要运用正式的评价系统,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完善考勤制度。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办公出现虚拟化,这为公共组织实行弹性工作制创造了条件。其二,完善绩效评估制度。传统的绩效评估大都以个人绩效为核心,并把评估结果作为个人评判的依据。因此,绩效评估应以组织绩效为核心,个人绩效的评估应以组织绩效的优劣为前提。

(四)打破僵化的管理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1.进一步深化人事改革。在录用方面,竞争考试的参与条件要宽,为更多人提供参与考试竞争的机会,包括为广大工人、农民和普通公民提供机会。 完善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各种培训开发体系。公共部门必须重视教育培训工作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把着眼点放在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上。 引入任职竞争淘汰制度打破雇佣终身制。目前公共部门内事实上的雇佣终身制难以让相当一部分人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也使得一大批庸庸碌碌的公职人员尸位素餐,只有打破这种格局,才能为有效激励创造条件。

总之,我在查阅大量资料和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要经营好现有人力资源,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经验,创造较好的环境和规范的制度。只有完善并综合运用各项激励制度,才能充分激发公务人员的潜力,达到行政效率的最佳状态,也才能赢得公众对公共部门的信任和尊重。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