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企业真正的执行力来源与哪里?

企业真正的执行力来源与哪里?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竞争对手间的差距就在于双方的执行能力,执行力正在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执行力问题上,经理往往把眼光盯向下面,而不从自身角度反思。80%的质量问题不是来自员工,而是来自上面的管理。有资料显示,成功企业的发展有20%归功于企业的策划,而60%则来自于企业各层经理人的执行力。因此,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了管理层领导的观念、素质和心态。

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在管理目标的执行中,若执行力滞后于策划部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意图,企业的目标难以全面地实现,那么企业再好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也会僵死于滞后的执行力之中。可见,企业执行力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目标实现的保障。

那么真正企业的执行力来源于哪些方面呢?在这里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管理培训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四方面进行阐述。

现实中的决策,凡是能够得到部下全力贯彻的,不外有三个因素:一是部下对决策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二是同部下的自身利益高度吻合,三是同部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一致。符合这三点,你压根儿不用考虑企业执行力问题,不想让部下执行都不可能。所以,决策执行不力,得先从决策本身进行反思。

因此企业要对目标进行细分,把共同目标和实际执行有效地衔接起来。对目标进行细分,就是把共同目标分解为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使目标有系统、有层次,相互支持,如此环环相扣,把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性和可能采取的措施都汇集起来了,从而使目标切实可行,让执行力更具有“可操作性”。

任何一个单位,如果制度够有保障,让看得见的规章制度都能得到遵守,甚至能得到创造性发挥的作用。制度制定后关键是执行,加大对制度实施的监控力度。通过制度管理形成有序的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并在管理中不断地完善其他相关的制度,在这样的前提下,员工会以制度为准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指标,从而强化了各级管理人员的目标执行力。

激励有多种多样,不仅仅是发奖金才算激励。比如,一个领导人批评部下,部下感受到了言语中的好意,就会起到正面作用;而部下如果感受到挖苦讽刺,则只能形成反感和敌对;部下感受到的是不公,则随之而来的是怠工。因此激励的好坏对经理人的要求更高。

执行力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管理体系、考核机制、奖惩制度、压力制度等等,最终解决成员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问题。执行力组织的薪酬更多地与业绩联系起来,并且对业绩的衡量不单纯以数字为标准,而是更注重一个人的潜力以及对公司的贡献。物质激励不必多说,精神激励就是让班子成员工作起来精神饱满,明确班子成员的责、权、利,从而增强企业执行力,使企业健康、蓬勃地发展。

不仅是部下的素质,而且包括经理的素质。在素质要素中,许多人往往看重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实际上,最重要的素质是责任心;在素质的表现方式中,最重要的是日常行为习惯。领导人的行为习惯会成为部下的表率,部下的行为习惯会铸造企业的品质。

素质中包涵团队协作的能力,一个团队的执行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表现出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企业团队的力量,更好地促进目标的完成。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执行力,最终表现为团队力量。

综上所述,要提升真正的执行力,就要从这四方面着手,有机结合、平衡统一,才能真正构建、提升企业有效的、最佳的执行力,进一步使企业拥有持续的执行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