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警惕招工狂潮,切勿“被实习”

警惕招工狂潮,切勿“被实习”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为了加快iphone5的生产进度,富士康不惜用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为其谋取经济利益,近日,媒体持续关注了江苏某地一些高职学生“被安排”到当地富士康实习的事件。日前,当地政府已经表态,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做法立即进行整改。

不同形式的招工潮、实习潮在富士康不同地方分公司上演,富士康把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实习生弄到工厂里面去,而且不用给他们上各种保险,这事实上是富士康降低劳动成本的一个手段。

因此作为还在学校的大学生来说,实习是很有诱惑力的,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添自己的社会经历,但是“被实习”很大程度上让他们成为了企业的廉价劳动力。

他们往往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的弱点和急于赚钱的心理设陷阱。找大学生做兼职,帮助其提升“业绩”,还有人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把作品发过去,大学生按照要求把译文或创意发过去后,就没了下文。其实对方已经搞到想要的东西了,报酬就赖掉了。因此作为大学生,一定要通过学校或正规的职业介绍中心寻找实习岗位。

小A的实习岗位是销售,她说,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上手了,工作与正式员工没啥差别。但给的实习补贴却少得可怜;小B同学到一家小企业实习,说好按月领取工钱的,结果快做满一个月了,被老板找了个借口打发了;小C同学实习时,别说报酬,连伙食、车贴等基本补贴都没有,小梅自己倒贴伙食费、通讯费、交通费。

上面的情况在实习期间,屡屡发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体会,其实专家建议大家:实习期的大学生不是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保护。学生与实习单位建立的是一般民事雇佣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实习期间的补贴要看实习生与单位的约定。

因此,建议学生一定要争取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实习时间和实习补贴,避免沦为用工不规范企业的廉价劳动力。

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角色的转化过程中,人们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往往遭遇这样的尴尬,他们要么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被挖掘,要么做成一点事情就觉得自己很能干,从这方面来说,大学生目前在实习阶段遭遇的困难,是让他们提前感受踏上社会之后所要经受的心理落差,有利于他们在正式工作时更快地适应社会。

当然了,对于部分企业布下的实习陷阱,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出手。根据有关规定,目前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实习,与实习单位建立的关系在法律上不属于劳动关系,因此不受保护。要改变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的“真空”现状,出台一部详细、严格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制度,也显得十分迫切。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