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首,中小企业“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尤为凸显。招工难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招工难?日前,“如何吸引新一代蓝领”分析专题研讨会在福州举行,50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就如何破解招工难、如何留住人才展开讨论。
据麦斯特人才机构的调查显示,全省50%企业存在招工难现象,只有12%企业招工较容易。在岗位薪酬方面,1000元至2500元间的岗位数量占总量的39%,49%的岗位为薪酬面议,3000元以上岗位占比仅为10%。求职者频繁换工作的动因中,61%由于待遇不满意,17%由于工作太辛苦,13%由于工作地点远。
求职者在求职时遇到什么困难呢?调查显示,对企业环境、待遇和工作地点不满意的占30%,认为招聘信息少,无处获取招聘信息的占24%。求职者最为关注的因素分别为:薪酬水平(40%)、发展空间(24%)、工作环境(14%)、岗位轻松度(8%)、企业知名度(7%)。可见,薪酬水平和发展空间是企业招工顺畅的两大推动力。
省人力资源协会副会长李妍菲认为,造成“招工难”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招工与求职者能力结构不符,三是求职者的期望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差距。
她表示,要破解“招工难”,企业应确保社保、医保等福利政策的推行,提升重点岗位及人才紧缺型岗位的整体薪酬水平,满足求职者的求职期望,争取以薪留人,提升人才就职稳定性。其次,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用人性化服务留住人才。此外,政府应加大帮扶措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尤其是农民工等求职弱势群体的就业帮扶措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场心理辅导等课程,帮助求职者掌握职业技能,提升求职者就业能力。
“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来看,虽然三季度求人倍率接近1.2,仍在相对动态平衡区间,但劳动力供给总量没有明显增加,外省输入量与往年相比有一定减少,且用工结构性短缺现象仍突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深入开展“企业诚信用工承诺”活动,动员更多企业参与承诺活动,对获得“诚信用工”称号的企业予以授牌,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向诚信用工企业倾斜。
半数中小企业“招工难” 61%跳槽者不满待遇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